在那遥远的地方

沃若自和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那遥远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有位好姑娘</p><p class="ql-block">人们走过她的帐房</p><p class="ql-block">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p><p class="ql-block">她那粉红的笑脸</p><p class="ql-block">好像红太阳</p><p class="ql-block">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p><p class="ql-block">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p><p class="ql-block">我愿流浪在草原</p><p class="ql-block">跟她去放羊</p><p class="ql-block">每天看着那粉红的笑脸</p><p class="ql-block">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p><p class="ql-block">我愿做一只小羊</p><p class="ql-block">跟在她身旁</p><p class="ql-block">我愿每天她拿着皮鞭</p><p class="ql-block">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p> <p class="ql-block">《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由王洛宾创作的民歌28</p><p class="ql-block">,由赵启海首唱4</p><p class="ql-block">,1988年首次发表在《歌曲》杂志上9</p><p class="ql-block">,1948年该曲成为电影《小城之春》的插曲31</p><p class="ql-block">,收录于1993年10月1日发行的专辑《王洛宾歌曲精选集(演唱篇)》中28</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该曲讲述了一位汉族青年和藏族姑娘的浪漫爱情故事5</p><p class="ql-block">,轻快活泼的词曲升华了爱情和生命的意义6</p><p class="ql-block">,是藏汉同胞民族团结的象征,也是王洛宾为青海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奉献的一份文化遗产3</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1991年10月,该曲获得中国文化部、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金唱片特别创作奖”;1992年,该曲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5</p><p class="ql-block">;1994年,王洛宾凭借该曲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西方文化交流特殊贡献奖1</p> <p class="ql-block">1939年7月26</p><p class="ql-block">,导演郑君里带领电影队前往青海省海晏县金银滩草原,进行纪录电影《民族万岁》的拍摄工作,王洛宾随剧组一道,顺便采风。当地民众知道郑君里要在这里拍电影后,于一天晚上,为摄制组举行了一个欢迎宴会,摄制组也准备在宴会上选择一位当地的女性出演电影,时年17岁的萨耶卓玛在宴会上进行了表演,吸引了王洛宾,事后萨耶卓玛成为电影的女演员,王洛宾便主动出演一个帮着卓玛赶羊的帮工,二人在一次独处时,卓玛因为察觉到王洛宾灼热的眼神,用牧羊鞭轻轻地打了他一鞭子,令王洛宾彻底爱上卓玛。电影队完成拍摄后,王洛宾也被迫离开,卓玛为王洛宾送别。王洛宾坐在返程的骆驼背上时,突然想起卓玛为他清唱过的一首哈萨克族民歌 《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这时卓玛姑娘美丽的形象在他心中升腾,形象和旋律水乳交融,令他产生了创作歌曲的欲望,于是他耗时三个晚上,融合藏族民歌《亚拉苏》、哈萨克族民歌 《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维吾尔族歌曲《牧羊人之歌》,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p><p class="ql-block">3</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该曲的初稿名为《草原情歌》,后来歌唱家赵启海从重庆来到西宁,王洛宾和他四处游玩,赵启海临走时,王洛宾把自己改编、创作的几首新疆民歌交给了他,并把《草原情歌》改名为《在那遥远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