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画册-百战将星(6)

军哥嘹亮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接上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杨力少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杨力(1918年—1999年09月20日)江西省瑞金   县象湖镇绵水村人。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三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排长,红一方面军总部特务团连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游击第二支队支队长,第四军分区特务营营长,第九地区队参谋长,第三十六团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纵队第一旅副参谋长,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十三旅参谋长,热西军分区副司令员,冀热察独立第七师参谋长、副师长,第四野战军四十六军一五九师副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航空学校副校长、校长,北海舰队航空兵司令员,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司令员、顾问。一九六一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9年9月20日,杨力因病在青岛逝世,享年81岁。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姚克佑少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姚克佑,曾用名姚克枯、姚克拓、姚团丝。1918年出生,北京人。1936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37年在平津流亡同学办事处,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治部干事,东进纵队第五支队政治部民运科科长、教育科科长,第五支队骑兵团政治委员,东进纵队骑兵大队副政治教导员、教导员,东进纵队教导队政治教导员,第三团营政治教导员。1940年任第一二九师第七旅二十一团政治处主任。1942年任第一二九师新编第九旅二十五团政治委员。1943年起任冀南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教育部副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二纵队四旅政治部主任。1948年任中原野战军第二纵队旅政治部主任。1949年任第二野战军十军二十八师政治委员。参加了定陶、哪城、鲁西南、进军大别山、淮海、渡江、西南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空军第一航空学校政治委员,校长。1960年起任空军军训部副部长,1962年任部长,1966年任空军副参谋长。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67年5月5日,姚克佑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49岁。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余秋里中将</p> <p class="ql-block">余秋里(1914年11月15日—1999年2月3日)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西吉安人。1929年参加吉安县农民暴动和工农红军,193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赤卫大队中队长、湘赣省苏维埃政府工农检查委员会委员、红军第二军团团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一二〇师独立第三支队政治委员、第三五八旅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第三五八旅政治委员、第一军第一师政治委员、第一军副政治委员。1935年参加长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大学副政委、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西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军委总财务部部长、总后勤部政委、石油工业部部长、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军委副秘书长。1987年11月至1992年10月,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9年2月3日,余秋里因病在北京逝世,85岁。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袁也烈少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袁也烈(1899年10月19日—1976年8月8日)原名 炎烈,字树成,曾用名振武、王国栋,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生于湖南省武冈州(今洞口县金田乡袁家垅)。民国14年(1925)7月,由聂荣臻、杨期纲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7年(1928)5月,中共派袁也烈去国民党军唐青云部作兵运工作。民国33年(1944)1月,袁也烈任渤海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民国38年(1949)3月,袁也烈调任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参与指挥解放青岛和长山岛战斗。1955年12月升任海军副参谋长。1956年6月当选为中共海军党委常委、海军党的监委副书记、海军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1958年10月,随叶剑英率领的军事代表团出访波兰。1960年3月,袁也烈兼任国家水产部副部长。1964年,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60年3月,袁也烈兼任国家水产部副部长。1955年9月,袁也烈被授予少将军衔和一级“独立自由”勋章;1956年6月被授予二级“八一”勋章。1964年,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6年8月8日,袁也烈在北京含冤逝世,终年77岁。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张世珍少将</p> <p class="ql-block">张世珍(1902年—1956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山西省闻喜县人。建国前曾担任傅作义部二十八旅上尉参谋,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二一八旅四三六团上尉连长、第七十三师二一〇旅四二〇团一营四连上尉连长、一连上尉连长、独立第二一八旅四二〇团一营少校营长、四二〇团中校团附、一〇一师参谋处上校主任、新编第三十二师九十五团上校团长,抗日战争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部干部训练团教育处上校处长,新编第三十二师少将副师长,第七师少将师长等职。1949年9月参加绥远起义。起义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7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兵团修建委员会第二分会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9军第二副军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解放勋章。1956年12月26日,张世珍将军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54岁。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张廷发少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张廷发(1918年4月9日-2010年3月25日) 福建沙县人。1933年秋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军事领导人。曾任空军政治委员、空军司令员,中央军委委员、常委,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委员,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10年3月25日,张廷发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张翼翔中将</p> <p class="ql-block">张翼翔(1914年6月18日—1990年4月5日)湖南浏阳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29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4月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12月后任排长、连长、副营长、营长。1934年参加长征。1935年8月起任师司令部参谋、侦察科长、团参谋长。1942年1月起任新四军第二师六旅副旅长兼任淮南苏皖边军区路西分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起任陆军第二十军军长兼政治委员。1952年5月至11月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军长。曾任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是中共第九届、十届中央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并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0年4月5日,张翼翔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张元培少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张元培(1913年6月—1981年10月15日)原名张绍南,曾用名李晓芳,福建省永定县金砂乡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共青团转入共产党。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战事。历任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副参谋长,第三野战军后勤司令部参谋长,曾任海军基地副司令员兼舰队参谋长、海军舰队司令员、总后勤部副部长等职。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曾任海军基地副司令员兼舰队参谋长、海军舰队司令员、总后勤部副部长等职。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81年10月15日,张元培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8岁。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张致秀少将</p> <p class="ql-block">张铚秀(1915年7月26日—2009年8月14日)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1928年参加虹桥村农民暴动,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1月,任入朝作战,任志愿军27军80师师长,不久升第26军副军长,参加第一至第五次战役。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国旗勋章。1958年,入高等军事学院学习,1960年毕业,任68军军长。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56年6月,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共第十一、第十二届中央委员。1985、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0年~1985年,任昆明军区司令员,兼任云南省委书记,曾任昆明军区司令员、云南省委书记。 2009年8月14日,张铚秀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郑三生少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郑三生(1916年~1990年1月11日)原乌鲁木齐军区副司令员。江西石城人。1931年参军, 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初期,任华北军区第2纵队4旅参谋长。1949年1月任华北军区第8纵队22旅旅长,4月任第19兵团65军193师师长。1957年7月起任副军长、军长兼天津警备区司令员。1969年10月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河北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75年8月后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1975年任新疆(乌鲁木齐)军区副司令员。1980年调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是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十大、十一大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十二大中央委员。1985年9月离休。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0年1月11日,郑三生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3岁。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周彪中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周彪(1910年-1981年3月20日)江西省吉安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七旅政治委员、旅长、冀中军区副司令员兼华北军区第七纵队副司令员,42军政治委员,东北军区防空部队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高射炮兵指挥部司令员,空军顾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二军政委,曾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回国后,任东北军区防空部队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高射炮兵指挥部司令员,空军顾问。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1年3月20日,周彪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周纯全上将</p> <p class="ql-block">周纯全(1905年10月8日-1985年7月28日)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3年参加工人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第4方面军10师政委,红4军、红31军政委,红4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校长,滨海行署副主任兼秘书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东线战勤部司令员,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第4野战军后勤部第二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后勤部部长,负责海南岛战役后勤工作。1950年12月,朝鲜战争中,他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中国人民志愿军前勤指挥部指挥员。1951年6月,担任志愿军后勤部政治委员。朝鲜战争后,改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第一副部长兼副政治委员。1955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监察部第一副部长,被授上将军衔,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5年7月28日,周纯全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周学义少将</p> <p class="ql-block">周学义(1912年—1964年4月13日)湖北省黄梅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周学义少将在三十多年的革命斗争中,对党忠心耿耿,工作积极,作战勇敢,善于团结同志,生活朴素,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优秀干部。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兵团十旅副旅长,参加上党、洛阳等战役。攻打河南郏县时,活捉国民党军十五师师长武庭麟。参加雀海战役。1949年1月,任解放军十三军三十一师师长,率师作为第一梯队,于4月22日在安徽望江县临江地区强渡长江,解放江西彭泽县城。旋追击逃敌,解放南昌,继沿浙赣线向两广进军,参加粤桂边大围歼和滇南战役。1953年3月,任十三军参谋长。1954年7月任十三军副军长。1957年秋,调任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4年4月13日,周学义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51岁。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曾广富将军</p> <p class="ql-block">曾广富,汉族,1930年7月出生于滦南县方各乡马方各庄村。现任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少将,大专文化。1944年入伍,历任战士、参谋、飞行中队长、大队长、团长、师长、军长、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驾机通过天安门接受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检阅。曾获得独立勋章、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中执行特殊任务。 1988年,曾广富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荣获解放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2010年3月24日,曾广富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曾新泮少将</p> <p class="ql-block">曾新泮(1912年—2003年4月28日)江西省兴国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91岁。历任宣传员、科员、医生、主任、队长、处长、部长、政委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委公安部队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警备部后勤部副部长,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3年4月28日,曾新泮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杜文达少将</p> <p class="ql-block">杜文达(1914年5月29日一1995年3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江西吉安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河北省军区参谋长。195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7月,任第二十兵团六十六军副军长并代理军长职务。8月,兼任天津警备司令员。10月,兼任北京军区工程指挥部第一副主任。1953年入朝作战,任志愿军67军副军长,参加了金城战役。回国后担任67军副军长,代军长兼天津警备区司令员,66军军长。1969年6月,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1980年,任北京军区顾问。是政协全国第五届委员会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5年3月6日,杜文达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韩怀智将军</p> <p class="ql-block">韩怀智(1922年4月21日—2003年4月27日)直隶(今河北)平山县古月镇曹家庄村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6月任54军军长,1980年5月任总参谋长助理兼总参军训部部长;1982年8月任总参谋长助理,1985年5月任副总参谋长;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中国共产党第十、十一、十三、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六、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3年4月27日,韩怀智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贺恒德将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贺恒德(1948年1月14日—2011年4月26日)河南省郸城县人。1964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8年4月入党。1988年12月被授予上校警衔,1990年1月任武警河南省总队副总队长(副师职),1992年12月晋升为大校警衔,1993年3月晋升正师职,2001年1月任武警海南省总队总队长。2001年7月晋升为武警少将警衔。是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11年4月26日,贺恒德因病在北京逝世 ,享年63岁。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胡娥亭将军</p> <p class="ql-block">胡峨亭(1925年10月19日—20064月7日)浙江镇海人,1940年入伍,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分队长、连文教支书、干事,先后参加了苏北、淮北地区反日寇大扫荡。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山东大学政治指导员兼班主任、秘书、股长、营政治教导员等职,参加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辽沈、平津、衡宝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科长、助理员、副处长、处长、军政治部副主任、总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等职,为部队的思想政治建设和培养我军高级军事人才作出了贡献。是全国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委,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2006年4月7日,胡峨亭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黎光将军</p> <p class="ql-block">黎光(1917年—2005年5月23日)安徽省霍邱县人,1930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师副政委、副师长、师政委等职,参加了中原突围、保卫两淮、转战山东、华北攻坚和进军西北、西南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师政委兼地委书记、铁道部第四工程局局长兼党委书记、武汉铁路局党委书记、铁道部政治部副主任、铁道部政治部主任、铁道部副部长、西南铁路建设指挥部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等职,为新中国铁路交通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黎光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黎光曾荣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5年5月23日,黎光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李九龙将军</p> <p class="ql-block">李九龙(1929年3月~2003年11月19日)汉族,河北省丰润县(今唐山市丰南区)人,高中文化。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都军区原司令员。 曾任第四野战军排、连长。在辽沈、平津、衡宝等战役中,立大功四次。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副营长、营长、副团长、科长、团长、副师长、师长、副军长、军长、济南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等职。他参加了广西剿匪和解放华南的多次战役战斗,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他率部参加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取得了辉煌战果。1980年任陆军军副军长、军长。1985年6月任济南军区司令员、党委副书记(1989年3-4月在国防大学国防研究系学习)。1990年4月任总后勤部副部长(保留正大军区职待遇)、党委副书记。1991年9月-1994年10月任成都军区司令员、党委副书记、书记。李九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委员。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4年6月晋升为上将军衔。2003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他是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3年11月19日,李九龙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徐惠滋将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徐惠滋(1932年12月9日-2005年1月5日)山东蓬莱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后,先后任团政治处俱乐部主任、团副参谋长兼作训股长、副科长、副处长、处长、师副参谋长、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军长、副总参谋长、军委纪委副书记、全军保密委员会主任、军事科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等职。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十三、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4年晋升为上将军衔。2005年1月5日,徐惠滋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2岁。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岳振华</p> <p class="ql-block">岳振华(1925年5月-2013年10月31日)汉族,出生于河北省望都县,中共党员,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空军副参谋长、“英雄营”首任营长。1942年2月,岳振华参加革命。194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参军入伍。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岳振华作战勇敢,逐步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初级指挥员。1952年4月,随部队参加朝鲜战争,并用高射炮击落敌战斗轰炸机、击伤美制B-29轰炸机,其军事指挥才能受到关注,被送到沈阳防校指挥系深造。1955年,担任高射炮兵第511团团长。1958年12月26日,调任空军地空导弹兵二营第一任营长。1959年,率军击落美蒋RB 57D高空侦察机1架,开创世界防空史上用地空导弹击落飞机的先河。1962年,首次击落美蒋U-2侦察机1架。1963年,首次使用“近快战法”击落U-2高空侦察机1架。1964年6月,所属空军地空导弹兵二营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的“英雄营”荣誉称号;同年7月,再次运用“近快战法”击落美蒋U-2高空侦察机1架 [7],并晋升大校军衔,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唯一一位大校营长。1968年,率军击落美制147-H无人驾驶侦察机1架。1986年4月,离任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副参谋长一职。1963年12月26日,岳振华被授予“空军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近快战法”一等奖。另外,他还获得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2019年9月,被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评选为“最美奋斗者”。2013年10月31日,岳振华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张伯祥将军</p> <p class="ql-block">张伯祥(1918年—2010年01月29日)山东莱芜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秘书、教导队队长兼指导员、副科长、科长等职,参加了沂水长仙桥战斗、滨海甲子山三次战役和滨海朱都战斗,参加开创皖北、临沂、赣榆根据地等作战行动。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滨海军区组织部部长、分区政治部副主任、胶东军区组织部部长、军分区副政委等职,参加和指挥了赣榆、沙河、青岛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旅副政委、山东军区组织部部长,总政治部干部部一般兵种任免处处长、总干部部特种兵干部任免部副部长、总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组织部部长和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等职,为部队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担任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副书记期间,他组织制定下发了严肃党的政治纪律的一系列制度规定,为军队党风廉政建设做出了贡献。张伯祥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三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他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张定发将军</p> <p class="ql-block">张定发(1943年12月8日—2006年12月14日)上海吴淞人。1960年7月从上海市入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晋升海军少将军衔,1998年晋升海军中将军衔,2004年9月25日晋升上将军衔。 张定发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军事指挥员、海军现代化建设的优秀领导者,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原司令员。2006年12月14日,张定发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3岁。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张少华将军</p> <p class="ql-block">张少华,1923年1月出生,山东省掖县(今莱州市)西由镇单山村人。193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八路军。1955年10月,张少华任铁道兵第10师政委。1964年2月,张少华任国防科委第二十一基地研究所政委。1976年6月,张少华任铁道兵政治部副主任。1980年12月起,张少华任中央军委纪委专职委员、常委、纪委副书记。1990年4月,张少华退出现役,享受副大军区职待遇。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一说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大校军衔)、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是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2年2月9日,张少华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张东盛将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张东盛(1940年10月—2005年12月22日)山东省潍坊市人,1959年8月入伍,196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学员、技术员、副站长、站长,基地副主任、主任、司令员,副军长,空军副参谋长等职。正军职退休干部、空军后勤部原部长。2005年12月22日,张东盛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5岁。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张万年将军</p> <p class="ql-block">张万年(1928年8月1日—2015年1月14日)汉族,山东龙口人,1944年8月入伍,194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毕业,大专文化,上将军衔。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曾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是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第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1993年6月,晋升为上将军衔。荣获独立自由奖章、解放奖章。2015年1月14日,张万年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张祥将军</p> <p class="ql-block">张祥(1919年-2019年1月22日)汉族,湖北省大悟县人,曾用名张焕模,193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指挥系毕业,1960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指挥系毕业。1960年至1975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后勤部卫生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部长。1975年至1979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1979年至1982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部长。1982年12月至1985年3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曾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 2019年1月22日,张祥在北京三零一医院病逝,享年101岁。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郑宝华将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郑宝华(1948年—2007年12月10日)河北省丰唐县(今唐山市丰南区)人。大专文化,1969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共党员。毕业于海军南京指挥学院。入伍后历任战士、班长、海军导弹护卫舰部门长、舰艇大队作训参谋、副舰长、舰长、护卫舰大队大队长、舰艇训练中心主任、驱逐舰支队支队长、南海舰队副参谋长、海军基地参谋长。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院长(正军职)。1988年被授予海军上校军衔,1997年晋升为海军少将军衔,2006年晋升为海军中将军衔。2007年12月10日,郑宝华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59岁。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周彬少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周彬(1912年—1999年6月6日)1912年生于江西兴国县。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人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红3军团第5师13团连政治指导员,师宣传员,师副特派员兼直属队特派员,骑兵团政治处主任,独立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抗日军政大学政治指导员,大队队列主任,校政治部保卫股股长、保卫科科长。1940年任新四军抗大第五分校政治部保卫科科长。1942 年起先后任新四军第3师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兼苏北军区保卫部部长等职。参加了苏北反“清乡”和“五一”反“扫荡”。解放战争初期,随新四军3师进人东北,先后任吉江军区保卫部部长,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政治部保卫部部长、西满军区保卫部部长,齐齐哈尔卫戍司令兼公安局局长。1948 年8月任东北野战军第12纵队政治部副主任。1949 年3月任第四野战军第49军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辽沈、平津湘西、衡宝、桂林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民航局公安处处长。1953 年任空军后勤部卫生部政治委员。1954 年6月后任空军后勤部副政治委员。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9年6月6日,周彬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周智高大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周智高(1916年1月9日—1966年1月14日)别名福元,江西永新县西乡沙市东源村人。共产党员。土地革命时期,历任连长、营长等职。抗日时期先后任八路军一二0师营长、绥蒙军区分区参谋长、晋绥吕梁军区九分区司令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第一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第一步校校长,宁夏军区司令员。1959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66年1月14日,周智高因病逝世,终年50岁。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p> <p class="ql-block">记录历史,记录生活。感谢您的观看,同时欢迎您登录主页观看其他感兴趣的内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