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世纪40年代以前,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药物。当时若不幸患了肺结核,那么就意味着此人不久就会离开人世。这种情况持续很久,直到青霉素出现。</p><p class="ql-block">很多影视剧里都有地下党或游击队千方百计搞这些药物的桥段,显然,针对伤口炎症,中草药疗效不如青霉素,否则影视剧的内容就要改写了。</p><p class="ql-block">和科学发展史上很多重要发现一样,青霉素也是被偶然发现的。1928年秋,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培养葡萄球菌时,发现作为培养细菌用的琼脂上长着一簇簇绿色霉菌。观察发现霉菌的周围竟没有葡萄球菌,而玻璃器皿里的葡萄球菌也消失了。这个偶然的发现,深深吸引了弗来明。他继续设法培养那种霉菌,把培养液过滤了一下,滴入长满葡萄球菌的玻璃器皿里,几小时后葡萄球菌全部死亡,又把过滤液稀释到800倍,效果仍然很好。但是直到1940年,作为药品的青霉素才被制造出来用于临床,疗效显著,这个药物的研发在现代药物研发史上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人们随之研究了青霉素可以杀死细菌的药理,发现是青霉素中的青霉烷起了作用,就是青霉烷可以破坏细菌细胞壁的生长,从而抑制细菌滋生。</p><p class="ql-block">青霉素(Penicillin,或音译盘尼西林)是指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从而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到杀菌作用的一类药物,这就是青霉素能够治病的药理。青霉素杀菌机理研究清楚后,又随之研发了具有类似结构的同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s)的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单环类、头霉素类等。接着制备了青霉素的钾盐或钠盐,大家都知道,钾盐或钠盐易溶于水,这样就得到了平常注射用的青霉素。但是根据其分子结构,这类药物显然是弱酸盐类,不耐强酸,胃里的盐酸强度很容易破坏它,所以注射用青霉素不能口服。</p> <p class="ql-block">细菌在人体内繁殖就是致病的因,青霉烷破坏细菌细胞壁杀死细菌就是治病的果。同时,人体细胞只有细胞膜没有细胞壁,所以青霉素类药物又几乎没有副作用。这样的药物显然就是特效药。基于这样的病理药理,人们开发了具有类似结构的阿莫西林、头孢登青霉素类抗生素。</p><p class="ql-block">顺便说一下,吃了头孢类抗菌素不能喝酒,是因为头孢类抑制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会导致饮酒者出现乙醛无法代谢,出现中毒反应。</p><p class="ql-block">药物研发首先研究疾病的致病机理,就是病理;然后针对病理,开发具有针对治疗作用的药物,指导药物研发的就是药理。病理是致病的因,药理是祛病的果,两者结合起来就能够得到疗效突出的特效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的药物研发形成闭环非常完美。也正是现代药物这样的研发机制,人类获得了多种可以有效治疗各种疾病的药物,近百年来人类平均寿命大大延长,寿命延长这个果显然不能归于传统医学。<span style="font-size:18px;">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药物研发,就是这样的路子,回避在旧纸堆翻古方,在旧纸堆翻古方其实是罔顾了人类一直在进步这个事实。其实要是古方真的管用,何须翻拣?早就是成熟的治疗手段了。痴迷古方,逻辑上讲不通。</span></p><p class="ql-block">现在人类大约有一万多种疾病,五千多种具有特定疗效的处方药。因为根据病理、药理研发药物的周期非常漫长、花费巨大,现在药物学家根据药物药理结合病理,在现有药物中选择可以治疗疾病的药物,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效,大大降低了药物研发周期和花费,对病人是一个利好。</p><p class="ql-block">艾维克的发现和成功推广就是这样的例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