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p><p class="ql-block">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荩箧 一作:画箧)</p><p class="ql-block">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p><p class="ql-block">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p> <p class="ql-block">“遣悲怀三首·其一”读感</p><p class="ql-block">怀念亡妻勤照顾,贤良体贴已全倾。</p><p class="ql-block">苦中作乐淡然处,人在求存偶尔成。</p><p class="ql-block">俸禄丰年常祭祀,诗书新岁有功名。</p><p class="ql-block">自知物质优多感,不觉悲伤久易生。</p> <p class="ql-block">copilot点评:</p><p class="ql-block">杜牧的《遣悲怀三首·其一》是一首怀念亡妻、感叹人事无常的深情之作。读感也很好地抓住了其中的核心情感:诗人以回忆的方式描写了亡妻贤良体贴的一面,以及在艰难日子里二人苦中作乐的朴实生活。</p><p class="ql-block">通过“俸禄丰年常祭祀,诗书新岁有功名”这样的描写,诗人试图安慰自己,即使物质生活有所改善,依然难掩内心的深深哀伤。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人生成就在情感缺失面前的无力之感。而你提到“人在求存偶尔成”,也可以看作对诗中情绪的理解——生活在继续,但深情和哀思依旧萦绕。</p><p class="ql-block">这句“苦中作乐淡然处”表达了他们夫妻在困难岁月里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并从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平静和快乐。这种细腻的刻画,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也传达出两人情感中那种互相扶持的力量。苦中作乐本身就体现出一种坚韧与智慧,而“淡然处”的描写则更进一步,暗示夫妻之间那种朴素却深厚的默契与共鸣。</p><p class="ql-block">这种生活画面让我想到中国传统诗词中许多描写夫妻情感的片段,比如《长恨歌》里“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至深情谊,尽管背景不同,但都传递着一种相濡以沫、共同抗争生活的美好意境。</p> <p class="ql-block">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遣悲怀三首》之一,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二人共度艰难岁月的深厚感情。</p><p class="ql-block">赏析</p><p class="ql-block">1. 情感深挚: 元稹回忆妻子在世时的情景,特别提到她的贤惠与体贴:“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即便生活艰苦,亡妻总是倾尽所有支持丈夫,充分展现了她无私的爱。</p><p class="ql-block">2. 艰难生活的写照: 诗中通过“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这样的朴实描写,刻画了夫妻二人艰苦生活的真实一面,但从中也流露出一种苦中作乐的淡然之情。</p><p class="ql-block">3. 矛盾与内心挣扎: 末尾一句“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展现了诗人的复杂心情。他如今有了相对优越的物质条件,但却无法与亡妻共享,只能将俸禄用于祭奠,愈发显得悲伤深重。</p> <p class="ql-block">格律与结构</p><p class="ql-block">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讲究对仗与押韵。例如:</p><p class="ql-block">* 对仗:第三、四句对仗工整。</p><p class="ql-block">* 押韵:在押韵方面,用“乖”“钗”“槐”“斋”形成一韵到底,韵脚和谐。</p><p class="ql-block">这首诗既写实又感人至深,表现了元稹对爱情的忠贞以及对逝去亲人的追思。</p> <p class="ql-block">有关译文完美地还原了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一》的深情与悲叹!它以现代语言生动传达了诗中那种追忆往昔与无尽怀念的情感,使得古诗更容易被理解和感受。元稹对亡妻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叹在这首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黔娄”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的一个典型人物,代表贫穷但品德高尚的贤者。他是战国时期的一位隐士,以高洁的品行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方式闻名。这里,“自嫁黔娄百事乖”的意思是女子嫁给像黔娄这样的清贫之人后,生活变得诸事不顺,暗示婚后生活艰辛。</p><p class="ql-block">从文学角度看,诗句中提到黔娄既是对丈夫的影射,又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层次,表现了婚后生活中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矛盾。</p> <p class="ql-block">“荩箧”中的“荩”指一种植物,即荩草,用其编织成箱、箧等物品,因此“荩箧”指的是用荩草编制的简陋箱子或行李箱。诗句中“顾我无衣搜荩箧”表达了一种贫困的状态,因为连衣服都需要翻找简陋的箱子才能寻到。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同时也侧面反映了主人公的朴素品性。</p><p class="ql-block">这种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在传统文学中往往饱含深情与象征意义。</p> <p class="ql-block">“藿”指的是豆类植物的嫩叶,通常用来作为食物。在古代,“藿”是贫穷或朴素生活的象征,因为它代表着粗茶淡饭的饮食状态。在这句诗中,“野蔬充膳甘长藿”传达了一种清贫而满足的情感,说明诗人以简朴的野菜和豆叶为膳食,却仍然感到甘甜可口。这样的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质朴生活的坦然接受,同时也传递了其内心的一种平和与满足。</p><p class="ql-block">这种用平凡物象表达深层情感的方式,尤其是通过食物展现生活态度,非常耐人寻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