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

从骨至筋-陈增亮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从骨至筋-陈增亮</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0979898</p><p class="ql-block">寻探景点:贵州遵义海龙屯</p> <p class="ql-block">海龙屯,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屯村,在遵义市老城西北约28千米的龙岩山巅,又称海龙囤。2015年7月4日,海龙屯申遗成功,实现了贵州省世界文化遗产的零突破,荣获了“世界文化遗产”的殊荣。2017年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p> 播州土司城 <p class="ql-block">贵州四大土司之一的播州土司形成于唐朝后期,由太原人杨端率领杨家军进入黔北,击败南诏军队,开始割据播州。直到明朝万历年间,播州末主杨应龙被明朝六省共24万军队平定,从此结束了杨家自唐末以来七百余年的世袭统治。</p> 海龙屯 <p class="ql-block">海龙屯是播州杨氏土司几代人苦心经营的堡垒,明朝调集六省共24万军队方能攻破,可见它是多么的固若金汤。海龙屯是目前亚洲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军事城堡,其核心区域占地1.59平方公里,由九道关隘形成的山地军事防御区、中部衙署生活区、西部三关军事瓮城区组成。海龙屯屯上前后共建有九道关口,九关之间,各关有护墙相连,随山势绵延十余里,规模恢弘,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仅山后仄径一线可以攀登。</p><p class="ql-block">这是登山古道、东城墙和歇马台。歇马台建于山腰,侧倚城墙,俯视沟谷,下部是开凿砌墙料石形成的陡崖。此处视野开阔,凡进入海龙屯的人马役夫,从陡峭山路攀登到此,都须稍作休息,因此称为歇马台。也是查验通行证件、望敌情的哨所。</p> <p class="ql-block">屯前六关包括铜柱关、铁柱关、飞虎关、飞龙关、朝天关、飞凤关。屯后三关包括万安关、二道关、头道关。本文重点介绍的是屯前六关。</p><p class="ql-block">屯前六关之“铜柱关”。铜柱关又称“水关”,在海龙屯东,坐北朝南。始建于南宋,重建于明代。登屯古道从河谷直上关门。与铁柱关相背而立,互为策应,构成复合形城堡。两关间城墙长200米,转角处建角楼,控扼河谷。此关城墙残破,但城门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屯前六关之“铁柱关”。铁柱关又称“铁铸关”。在海龙屯东麓陡坡上,压溪谷而垒,与铜柱关相背而立,巨石砌券拱城门。门外掘深壕、架吊桥,城墙高峻,是古城首当其冲的前沿阵地。</p> <p class="ql-block">三十六步天梯。三十六步天梯位于海龙屯东北山腰,扼咽喉要道,下接歇马台,上通飞虎关,是古屯代表性建筑。以石灰岩和黑色页岩建造,斜长51.5米,仰角30度,通宽4.3米,踏道宽2.7米,步高0.5米,步跨1.5米。两侧石护墙各宽0.8米。以建筑雄伟、气势磅礴、特别陡峭著称。踏道反常规的大斜面,极难攀爬,城楼上投掷滚木、石块等卫城武器能一砸到底,有效阻滞仰攻之敌。</p> <p class="ql-block">屯前六关之“飞虎关”。飞虎关坐落半山岩口,下接天梯,是屯东第二层军事防线,海拔1172米。此关上倚绝壁,下临悬岩,高屋建瓴坐镇天梯之顶,如负隅猛虎,张口啸天,威镇关山。</p> <p class="ql-block">屯前六关之“飞龙关”。飞龙关始建于南宋,并在明代进行了加固重建。该关是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而成,其平面略呈“4”字形,一面临渊(杀人沟),基础从崖面以下约6米深处开始起砌‌。</p><p class="ql-block">飞龙关是从屯东进入屯顶大城的第一关,其地理位置极为险要,自古以来都是交通要隘。</p> <p class="ql-block">飞龙关镂空石窗。此窗镶嵌在飞龙关的南墙上,由整石雕成,长1.75米,高1.3米,厚0.2米。上饰方胜纹,设计精巧,平添几许灵动。窗之内侧,上下设有小门臼两组4个,表明石内窗侧原设有木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屯前六关之“朝天关”。朝天关位于屯上缓坡沟谷地带,前临深沟,向上连接飞凤关。关城大门向东敞开,远方有山峰呼应,这或许是“朝天”二字得名的原因‌。关口面阔9.18米、进深5.1米、高7.9米,石城墙高达14米,是进屯的咽喉要冲‌。</p> <p class="ql-block">屯前六关之“飞凤关”。飞凤关在朝天关南侧山上,两关石墙相连。坐南朝北,是屯顶东侧作战指挥中心。平面布局呈“凸”字形,通长32.2米,两进天井通进深18.6米,宽14.9米。是一组功能相对独立的建筑群:有石踏道、仪门、两进天井及石墙垣、一座城门。飞凤关面阔12.9米。城门洞南口宽3.3米,大券拱高5.8米,通进深11.5米,是古屯关隘中规模最大的石拱。</p> <p class="ql-block">海龙屯是贵州境内的一处大型军事建筑与宫殿建筑合二为一,即把军事防御与政治统治结为一体的土司城堡遗址,是研究西南地区土司制度和关隘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海龙屯的木结构建筑虽全被焚毁,但城墙、关隘、敌楼、卡门和其他石砌建筑物仍保持400年前规模形制。海龙屯是当今中国、乃至亚洲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城堡遗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