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日历,永远停驻在5·12</b></p><p class="ql-block"> 2016年10月19日,我作为“2016 BMW中国文化之旅”摄影师,驱车前往汶川。此行,是为凭吊2008年那场震惊世界的5·12特大地震灾难遗址,这段路程,也承载着我对往昔伤痛的缅怀与追思。</p><p class="ql-block"> 车队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缓缓前行,仿佛一条在山间逶迤的长龙。云雾如轻纱般在脚下肆意弥漫开来,将四周的山峦半遮半掩,给本就肃穆的氛围又添了几分压抑。每一捧空气里,似乎都弥漫着往昔灾难留下的哀伤 ,让人心绪沉重。</p><p class="ql-block"> 回溯到8年前的5月12日,那个黑色的日子。14时28分04秒,刹瞬间,天旋地转,一场8.3级的特大地震,以11度的惊人烈度,如恶魔般狰狞降临。无情的巨手瞬间伸向汶川,所到之处,断壁残垣,山河破碎。</p><p class="ql-block"> 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遭到严重破坏,87149条鲜活生命消逝,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这是我国自唐山大地震之后,死伤最为惨重的一次地震灾害。仅仅黑色的2分钟,却如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疤,将汶川老城永远定格在了那恐怖的5·12,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痛。</p><p class="ql-block"> 车队缓缓驶进老城,眼前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残垣断壁像是历史的伤口,赤裸地映入我的镜头。坍塌的房屋、扭曲的建筑,仿佛在无声哭诉着曾经的绝望与恐怖。</p><p class="ql-block"> 耳边,仿佛还能听见从地底深处传来的撕心裂肺的呐喊,那是无数生命在灾难瞬间的挣扎与求救。此时,云层低垂,仿佛也在为这片饱经苦难的土地默哀。雨水顺着脸颊滑落,我早已分不清,那是天空落下的泪,还是我内心涌出的悲。</p><p class="ql-block"> 曾经人来人往的街道,如今房倒楼塌,地平线歪斜扭曲,满目疮痍。然而,在这片废墟之中,有两处建筑却格外引人注目。学校的建筑,虽经劫难,却依然顽强地挺立着,像是一位坚毅的卫士,守护着希望与梦想;街口的羌族碉楼,静静矗立,它不仅是古老民族文化的象征,更像是一盏为亡魂指引回家之路的明灯,在黑暗中给予人们一丝慰藉。</p><p class="ql-block">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在危急的时刻,解放军战士如钢铁洪流般奔赴而来,冒着强烈的余震,在废墟中争分夺秒的搜寻生命;全国各地的救援队迅速集结,加入到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中;失散的亲人们相互呼唤、彼此寻找,废墟上的手与地狱下的手紧紧相握,传递着生的希望与力量。那一刻,十四亿颗心都在为汶川的伤痛而滴血。</p><p class="ql-block"> 如今,老城像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汶川百姓擦干泪水,不屈不挠,在废墟之上重建家园。新的汶川,在灾难的洗礼中涅槃重生。</p><p class="ql-block"> 车子在淅淅沥沥的雨中缓缓驶离汶川。而汶川精神,已深深烙印在镜头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