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水库

李勇

<p class="ql-block">黄巢水库距离济南市区约40余公里,位于南部山区柳埠镇,是一座兼具着防洪,调水,灌溉的水库,建成于七十年代,由于冬天的冰瀑成为市民的一处打卡新地,而寻幽听瀑也成为景区的亮点之一,因此,名气不是很大的地方却成为市民探险寻幽的好地方,我曾经开车去过,时间久了,不免生疏了许多,清明前夕,驱车再次前往,也是故地重游,感受初春的库区新容</p> <p class="ql-block">午后,前往黄巢水库,天空湛蓝无云,一路新绿,初春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从103国道经大小门牙景区向南驶入山区,山道随地势的起伏蜿蜒上升,巧遇一辆辆从山里下来的黄色校车擦肩而过,透过窗户可看到一张张稚嫩的小脸,扎着红领巾,与城里孩子没什么两样,现在村里富了,以往只有城里的孩子才能坐到的校车,如今在山窝窝也是普通的事情了,变化令人感慨良多,车辆在山中驰过,一簇簇山花开的正绚,一座座白墙抖拱的院落次递划过窗外,想着当年曾来水库时的情景,几年后,现物是人非了,变化很大哟</p> <p class="ql-block">接近水库的途中,经过一个露营地,几座茅草屋隐匿于林间,桌椅整齐摆放,像是等待着旅人的到来,湖边停泊的小船随波荡漾,远处群山如黛,云雾缭绕,这里不仅是放松身心的好去处,更是一片适合探险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而接近水库的水源地,三三两两的游人坐在船上或岸边垂钓,柳枝摇曳,他们专注的凝视水面,老柳树静静伫立,水面如镜,偶尔有鱼儿跃出水面,打破这份宁静却又增添了几分生机。</p> <p class="ql-block">而不远处是一家农家乐,门口摆放着几件老物件,像是“金鹿牌”二八自行车,石碾子,蒸大包子、馒头的柴火灶……一股脑的把人们带入曾经的岁月,一家市区过来的游客正有说有笑的享受着农家饭菜,吃惯了市里的饭菜,到村里来感受下健康粗粮,别有一番风味,柴火烧制的饭菜远远的就闻到香味,也只有这种大锅才能烧制出属于地方特色的味道和情怀</p> <p class="ql-block">初入水库景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拱形石桥横跨水面,桥的下方便是水库大坝,上下游落差足有百米,水面形自山间奔腾而下,巨大瀑布像银河下泻,轰鸣声响彻山谷,蔚为壮观,阳光洒在金黄的大坝上,左侧青山翠绿,右侧峭壁直插云霄。天空湛蓝,白云点缀,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画卷之中。行走于石桥之上,水花飞溅,凉意袭人,耳畔是水流的轰鸣声,令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而水库的南侧则是一片宁静的湖畔,与瀑布形成很大的反差,这边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蓝天白云与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岸边柳树依依,木质建筑倒映水中,两层的小楼既是码头也是休息之所。远处小山连绵,云雾缭绕,整个场景洋溢着一种静谧和谐之美。坐在长椅上,微风拂面,时间也在此刻慢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此行还参观了一块纪念石碑,上面刻写着“黄巢农民起义纪念地”。这块碑位于一片葱郁的山根处,斑驳且肃穆,昭示着我们这片土地承载的历史的记忆。</p><p class="ql-block">“黄巢”这个名字也是有典故的,它是因为唐朝末年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在此兵败战死而得名。据史书记载,黄巢所在的山谷原名狼虎谷,又名黄草谷,后来为了纪念黄巢,山谷改名为黄巢谷,而曾经黄巢率大家扎营的的山村又名黄巢村,其周边的交战岭、死人谷、裁缝峪、饮马湾等皆因黄巢大军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黄巢水库依山而形成,该山是泰山余脉黄巣山的一部分,拥有叠泉飞瀑等自然景观,黄巢瀑布位于水库下游的省道边上,红褐色的峭壁沿山势几乎垂直于路面,上下落差约有五十米,与库区不同的是这是自然瀑布,而水库是拦坝而形成的落差瀑布,时值三月,尚未到未沛的雨季,瀑布的水少了很多,但溪流由上而下的倾泻中,也是远远的能听见,在黄巢瀑布脚下,巨大的石墙和金色大字“黄巢瀑布”格外醒目。红色花朵盛开其间,游客络绎不绝,共同见证这一自然奇观的魅力。站在瀑布前,听着水声震耳欲聋,内心充满敬畏之情。</p> <p class="ql-block">三月的风带着温暖的气息,吹拂着我的脸颊,这次短程不仅让我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让我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从瀑布飞泻到湖光山色,再到人文景观,每一处都令人回味,游程虽短,故地重游,但更加深了对黄巢水库的了解,无论是自然的壮美还是人文的厚重,都让这次自驾游变得难忘,下次,我定会再次启程,探索更多未知的美好!(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李勇</p><p class="ql-block">抖音视频图片:李勇</p><p class="ql-block">编辑:李勇</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