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堇Corydalis edulis

一帆

<p class="ql-block">南京是个有历史底蕴的城市,从明城墙就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南京城墙,这座由明太祖朱元璋历时28年(1366-1393年)打造的明代都城防御体系,以其“世界最长砖石构造城墙”的桂冠闻名于世。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军事工程的巅峰之作,更承载着六朝古都的千年文脉,至今仍以25.091公里的雄浑身姿横亘于南京山水之间,成为这座城市最醒目的历史坐标。</p><p class="ql-block">站在城墙下,遥看明城墙上生长的紫堇(Corydalis edulis),那是一场跨越六百年的自然与人文的诗意对话,它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砖石缝隙间绽放,不仅成为城墙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以独特的紫色花序为古老城垣注入了灵动的生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紫堇,罂粟科、紫堇属</span>一年生灰绿色草本植物。</p><p class="ql-block">紫堇又名楚葵、蜀堇、苔菜、水卜菜。</p><p class="ql-block">紫堇的拉丁学名是Corydalis edulis Maxim.,其属名<span style="font-size:18px;">Corydalis来自希腊语</span>korydos,一种具冠毛的云雀,指花冠的距状如天雀<span style="font-size:18px;">,种加词edulis意为“</span>可供食用的”,说明它的食用价值。</p><p class="ql-block">紫堇<span style="font-size:18px;">喜温暖湿润环境,生长在多石坡或河水泛滥地段,常见于山坡林下、溪边、田埂、路旁或石缝中,适应性强。</span>原产于中国,分布于辽宁、北京、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湖北、江西、安徽、福建等地,尤以西南最盛,在日本也有分布。</p><p class="ql-block">模式标本采自陕西的汉水流域。</p> <p class="ql-block">“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四月是一年之中春意最浓、景色最美的时节。四月里,鲜花盛开,绿草如茵,鸟语花香,风和日丽,大自然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p><p class="ql-block">四月在家是待不住的,清明假期有多个选项,最后敲定南京与无锡,除了受华东植物的诱惑外,探望那边的好多个朋友也是我此次出行的目的,果然,一切不负众望,一切都是最美的安排。</p><p class="ql-block">多年好友的山荷叶,也是圈里公认的优秀地陪,听说我要来南京,提前就替我安排妥当了:第一天由豆包菜带队去紫金山爬山,看风景更是看野外植物;第二天是重头戏,由中山植物园的刘兴剑老师带队刷植物园,他也是我多年好友了,当然不会错过他的后花园;第三天,由热情好客的马拉松大咖绿柚子带我逛玄武湖,那是她每天跑步的地方,这里可享受华东园林植物的饕餮盛宴。</p><p class="ql-block">三天过后,我惊然发觉,这样的安排实在太妙了,把完全不一样生境的华东植物用三天时间扫过,收获自然满满的。</p><p class="ql-block">以上只是铺垫,紫堇作为最常见的野外植物,当然是第一天的主角,也是南京给我的见面礼,收了,收了!</p> <p class="ql-block">那天她们把集合地定在紫金山的索道入口,我刚刚下车,就仿佛进入花海世界,我终于见到二月蓝花海了,由于以前已经记录过,我反而关注那分布广泛的植株,那一株株紫珠并不高,它的花为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竖立在植株中间,它的花瓣4枚,呈紫红色或粉红色,下花瓣基部具短距,花形独特,类似小蝴蝶。山荷叶告诉我,它叫紫堇,原来它就是如雷贯耳的属长大人。</p><p class="ql-block">正当我专注拍摄那一丛丛紫堇之时,豆包菜和绿柚子也赶过来了,我给她们的第一印象是对着她们的大路货发呆,羞死了。好像是豆包菜说了一句,别慌着拍,前面的城墙上会有不一样的紫堇。</p><p class="ql-block">果然,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呆了,城墙上的紫堇,花朵宛如微型的蝴蝶,紫红色的花瓣层层叠叠,在阳光下折射出绸缎般的光泽。总状花序上的十数朵小花,仿佛一串风铃悬垂在城砖之间,微风拂过时,便轻轻摇曳,恍若要乘风飞去。它们的叶片呈羽状分裂,如翡翠雕琢的细碎鳞片,与斑驳的城砖形成鲜明对比。</p> <p class="ql-block">她们提醒我,明代城墙的砖石上,至今仍能辨认出烧制时留下的铭文,而紫堇的根系则在这些文字间蜿蜒生长,仿佛用绿色的笔触续写着城砖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原来是建城楼时,规定督造官员到窑匠、人夫的姓名刻在上面,这就是我们企业平时实行的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嘛,没想到,在几百年前,这里居然有一套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工程责任追溯体系。例如一块来自江西黎川的城砖,竟刻有17个责任人的名字,堪称“明代实名制典范”。</p><p class="ql-block">紫堇如紫色的溪流在城墙根下流淌,与城砖上的铭文、垛口的剪影共同构成了南京独特的文化景观。它们是砖石缝隙中的诗意,是历史褶皱里的生机,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永恒隐喻。</p> <p class="ql-block">对了,是不是很多人好奇,貌似天衣无缝的城墙,为什么紫堇能在上面长得如此逍遥呢?直到看到下面这个图片,我才明白,紫堇不但好看,更是有它自己的智慧所在。</p><p class="ql-block">下面这张图来自小红书的博主 “小红书显微摄影@口口”,他把紫堇的种子拍得神乎其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紫堇是蚁播植物,它与蚂蚁的关系是自然界“协同进化”的典范:植物通过特化结构吸引蚂蚁,借助其活动完成种子传播;蚂蚁则通过搬运和取食获得能量回报,两者形成稳定的互利共生网络。这种关系不仅保障了紫堇的繁殖成功,也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生物间复杂而精妙的依存关系。</span></p><p class="ql-block">上面图片可以看到,紫堇的种子通常附着有油质体,这是一种富含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肉质附属物。油质体是蚂蚁的重要食物来源,能够吸引蚂蚁前来取食。</p><p class="ql-block">蚂蚁发现紫堇的种子后,会通过口器搬运种子至巢穴。在巢穴内,蚂蚁啃食油质体,而种子因外壳坚硬且缺乏营养价值,会被丢弃在蚁巢附近的“垃圾处理区”或储藏室。这些区域往往富含蚂蚁活动产生的有机质(如粪便、尸体碎片),为种子萌发提供了肥沃的微环境,同时避免了种子被其他动物捕食或被真菌感染的风险。</p><p class="ql-block">蚂蚁帮助紫堇种子远距离传播,扩大种群分布范围,减少同种植物间的竞争,并通过蚁巢环境提高种子萌发率和幼苗存活率。而紫堇种子的油质体为蚂蚁提供了优质的营养资源,尤其在食物匮乏的季节,这种稳定的食物来源对蚁群生存有积极意义。</p><p class="ql-block">而南京明城墙的特殊构造正是为它们提供了绝佳的生存环境。城砖间的石灰浆风化后形成的缝隙,积累了细碎的尘土和腐殖质,成为紫堇种子萌发的温床。这些缝隙既向阳又避风,pH值偏碱性的环境恰好契合紫堇的生长需求。尽管园林部门定期清理城墙植物以防止根系破坏结构,但紫堇凭借其浅根系和一年生的特性,得以在缝隙中短暂栖息,完成从萌芽到绽放的生命轮回。这种“见缝插绿”的生存智慧,与明城墙“因形就势”的建造理念遥相呼应,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p><p class="ql-block">关于它的种子传播,大家可看翟萌萌同学的《要相信世间真有这么一颗种子,只能眼见为实。》。</p> <p class="ql-block">“堇”在古诗词中多指堇菜(一种野菜),偶作地名或人名,在名字中通常表达“稀缺、珍贵”的含义,假借为“仅”,表示“少”。“堇色”还代指浅紫色。因其意象清苦,常与隐逸、安贫、思亲等主题相联,故虽非高频用字,却能在寥寥数语中寄托深意,契合典雅之美。</p><p class="ql-block">植物志说,紫堇能作蔬莱,并宜于栽培(Fedde 1929)。据吴征镒考证:堇字古通芹字,诗经 “堇茶如饴”,说明古代食用的“芹”即紫堇,为古时蔬菜。后世渐为伞形科“水芹 Oenanthe”所替代。现在各地广为食用的“芹菜 Apium graveoplens”则系晚近从西方传入的,初称荷兰芹或洋芹菜。近来本种作为蔬菜栽培已绝迹,作为野菜用的也很少见。</p><p class="ql-block">紫堇也常常被称作断肠草。按理说,一种植物如果能被称作断肠草,通常意味着含有剧毒,或者至少说毒性较大。但紫堇的毒性并不大,被认为含有小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p> <p class="ql-block">紫堇在春季开花,部分花色艳丽,适合作为地被植物或点缀自然庭院。因其柔美姿态,常出现在诗词中,象征隐逸与坚韧。</p><p class="ql-block">紫堇又名楚葵、蜀堇、苔菜、水卜菜(《本草图经》),全草可入药,传统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具有以下功效:</p><p class="ql-block">清热解毒:用于咽喉肿痛、痈疮肿毒;</p><p class="ql-block">活血止痛:缓解跌打损伤、风湿疼痛;</p><p class="ql-block">抗菌消炎:现代研究表明其含生物碱(如原阿片碱),具有一定抗菌作用。</p><p class="ql-block">注意:紫堇属植物多含生物碱,误食可能导致头晕、呕吐等中毒症状,切勿自行药用,需在专业指导下使用,避免误食或过量。</p> <p class="ql-block">紫堇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株高15-50厘米,茎柔弱,多分枝。</p> <p class="ql-block">叶片呈羽状深裂,裂片卵形或狭卵形,叶色灰绿,叶柄细长。</p> <p class="ql-block">紫堇的花为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瓣4枚,呈紫红色或粉红色,下花瓣基部具短距,花形独特,类似小蝴蝶。</p> <p class="ql-block">果实为蒴果线形,成熟时裂开释放黑色细小种子。</p> <p class="ql-block">以下植物形态描述来自植物志,仅供备查。</p> <p class="ql-block">一年生灰绿色草本,高20-50厘米,具主根。茎分枝,具叶;花枝花葶状,常与叶对生。</p><p class="ql-block">基生叶具长柄,叶片近三角形,长5-9厘米,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1-2回羽状全裂,一羽片2-3对,具短柄,二回羽片近无柄,倒卵圆形,羽状分裂,裂片狭卵圆形,顶端钝,近具短尖。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p><p class="ql-block">总状花序疏具3-10花。苞片狭卵圆形至披针形,渐尖,全缘,有时下部的疏具齿,约与花梗等长或稍长。花梗长约5毫米。萼片小,近圆形,直径约1.5毫米,具齿。花粉红色至紫红色,平展。外花瓣较宽展,顶端微凹,无鸡冠状突起。上花瓣长1.5-2厘米;距圆筒形,基部稍下弯,约占花瓣全长的1/3;蜜腺体长,近伸达距末端,大部分与距贴生,末端不变狭。下花瓣近基部渐狭。内花瓣具鸡冠状突起;爪纤细,稍长于瓣片。柱头横向纺锤形,两端各具1乳突,上面具沟槽,槽内具极细小的乳突。</p><p class="ql-block">蒴果线形,下垂,长3-3.5厘米,具1列种子。种子直径约1.5毫米,密生环状小凹点;种阜小,紧贴种子。</p> <p class="ql-block">中文正名:紫堇</p><p class="ql-block">拉丁学名:Corydalis edulis Maxim.</p><p class="ql-block">俗名:闷头花</p><p class="ql-block">界:植物界</p><p class="ql-block">门:被子植物门</p><p class="ql-block">纲:木兰纲</p><p class="ql-block">目:毛茛目</p><p class="ql-block">科:罂粟科</p><p class="ql-block">属:紫堇属</p><p class="ql-block">种:紫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