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气清景明的清明,原只是一个节气的名称,《淮南子·天文训》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此时,空气清新,阳光明媚,自然界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万物皆显,得名“清明”。</p> <p class="ql-block"> 后来,清明又成为一个节日。相传在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在外,随臣介子推割股为他充饥。后来,晋文公重耳回国执政,介子推却隐居绵山,为了逼他出山,便放火烧山,介子推宁死不屈,与母亲一起抱树而死。晋文公深感愧疚,便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因与清明日期相近,逐渐合二为一,形成了现在的清明节。</p> <p class="ql-block"> 为此,清明便有了两重内涵,它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的同时,也提醒后人缅怀先人、感恩先辈。在万物复苏的时光里,站在纪念碑前,我更能体会到美好生活的源泉。</p> <p class="ql-block"> 一炷清香敬过往,一捧新绿向晴光。清明迎来了春和日丽,有踏青的欢乐,也有对先辈的怀念,对英烈的祭奠。</p> <p class="ql-block"> 清明,我站在纪念碑前,回望华夏民族的伟大。华夏民族绵延五千年,根和魂深深地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华夏文化的深厚土壤中。传统节日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与精神追求,也塑造了民族独特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是一种力量推动着文明延续。因此,无论国家还是个人家庭,都有固守着传统节日的习俗,并使之延续。</p> <p class="ql-block"> 清明,我站在纪念碑前,我想起了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先贤们,他们可以是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也包括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等,他们如同空中一颗颗耀眼的星光,照亮着无垠的宇宙,他们的事迹和智慧,如同明灯一般,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鲁迅曾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勤劳、勇敢、正义和牺牲精神,共同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精神风貌,每当我们迷茫和困惑时,他们的事迹和智慧,总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启示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 清明,我站在纪念碑前,我深深地为国捐躯的英烈们鞠躬致敬。望眼全球,世界不是一个和平的世界,也不是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我们庆幸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有人说过“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谁是最勇敢的人?我想起了课本里《谁是最可爱的人》里的话:“这些英烈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p> <p class="ql-block"> 千百年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多少人为我们的民族发展,为我们的国家富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知史而明鉴,识古而知今,致敬先烈!致敬先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