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浙江理工大学

笑咪咪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走进浙江理工大学,</span>‌参观丝绸博物馆和红色文化讲习馆,这是我们红色之旅的第五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浙江理工大学‌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地铁出行,十分便捷。趁着离集合时间尚早,先在校园里逛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校园,丝绸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以及各学院的教学楼与湖水树木形成了一个很美的园林景观,环境幽静,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一派生机盎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浙江理工大学的前身是杭州知府林启1897年创办的蚕学馆,历经多次更名和迁址,最终于2004年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林启的塑像就矗立在学院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林启,福建侯官人,是晚清时期著名的官员和教育家。杭州孤山的“林社”对他有很详细的介绍,林启在杭州任职期间,大力兴办新式教育,创办了多所重要学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求是书院‌:1897年创办,后发展为浙江大学,是浙江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蚕学馆‌:1897年创办,后发展为浙江理工大学,旨在振兴浙江的蚕桑丝绸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养正书塾‌:1899年创办,后发展为杭州高级中学和杭州第四中学,开启了浙江普通中学教育的先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校的校训是“厚德致远·博学敦行”,是从“德、志、学、行”四个方面对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内涵进行了阐述,要求师生重视道德修养,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学习,博采众长,纯厚朴实,身体力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四十多人集合后,参观丝绸博物馆,这<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一个校史和丝绸历史文化相融合的博物馆,也是目前中国高校唯一的丝绸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馆内以丝绸文化为特色,有图片、影像、丝制品等,让我们走进了丝绸文化知识的海洋。</p> 丝绸博物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丝绸博物馆占据了博物馆的三四两层。讲解员为我们介绍中国五千年的丝绸文化脉络、近代丝绸教育、丝绸科技、以及现代丝绸工艺等,让我们领略了“世界视野,中国高度,江南韵味,浙江风采,理工特色”的境界,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解员细说了浙江理工大学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古以来,杭州就以盛产丝绸闻名于世。但到了清朝末年,杭州许多蚕农不再种桑、养蚕,使得丝绸产业出现衰败迹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朝官员林启,1897年任杭州知府五年期间,为了重振杭州的丝绸产业,他克服一切困难,禀报江巡抚廖寿丰,请求拨付3.6万两银子,于1897年8月在西子湖畔词条金沙港关帝庙和怡贤王祠附近开办了一家蚕学馆。蚕学馆专门教导民众如何养蚕缫丝,注重实用效果。为了鼓励更多的学子到蚕学馆读书,蚕学馆免收学费,还免费提供伙食,还给每位学生发放3元津贴。林启兼任蚕学馆的总办,聘请在法国留学的江生金任总教习,聘请日本蚕学家轰木长子、前岛次郎、西德德太郎等为教习,还选派毕业生到日本学习养蚕和制丝技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到农村鼓励农户养蚕,为蚕民创收等一系列措施,为杭州丝绸的发展和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林启“守杭五年,政平人和”,蚕学馆经过不断的发展变迁,在2004年更名浙江理工大学,直至今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幅金贵妃丝绸作品是世界上最大的织锦画,通过红蓝黄黑纬线,白色为经线,交织,4500种色彩织成,堪称世界之最,国家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帧帧照片,一段段文字都告诉我们,丝绸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它以优美华丽的品质折服世人,并通过丝绸之路走向亚欧洲,成为东西方交流的重要纽带。</p> 红色文化讲习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红色文化讲习馆位于理工大学会展中心的一二两层楼,是全国首家关于红色文化的专题讲习馆,分为孕育厅、发展厅、弘扬厅和成果厅四个部分,运用文字、图片、表格、实物、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较为全面地展现了红色文化的内涵体系、存在形式、发展规律及弘扬传承,生动展现了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和红色人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解员从“北山栖霞照岳飞,南山三台立于谦,中有苍水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讲到“西湖三杰”等的民族英雄,他们身上饱含的中华民族爱国、奉献等优秀基因正是红色文化孕育的土壤,是“秀水泱泱,红船起航”后的中国革命历史,是它生根发芽最好的营养剂;一代代中国青年“绝知此事要躬行”,他们接续提供的智慧与奉献则是红色文化传承、弘扬所必需的水流与光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一个个鲜活的红色人物中看到了一段段风起云涌的历史,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他们是革命的丰碑,人民的功臣,历史不会忘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家沉静在红色文化氛围当中,深刻感受到了一个个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寄情于民的精神,正是因为这些优秀的中共党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起到率先垂范、先锋模范作用为祖国的发展无私奉献,为人民幸福前赴后继,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理工大学的参观学习,受益匪浅,这是一次认识丝绸文化历史的新飞跃,是理解红色文化传承的新高度,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精神升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