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2日下午,从周恩来纪念馆旁的民宿沿萧湖往河下古镇游览。</p> <p class="ql-block">萧湖公园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古城北,萧湖又名珠湖,东湖,西依古运河,与勺湖隔堤相望,萧湖古时名园环列,湖中遍长菰蒲,鸦鹭相逐,小坝茶楼,晚风洒韵,普光禅院,落日钟声,游舫弦歌,遥向应和,一年四季,风景如画,若流连其间,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萧湖中建筑多已毁坏或消失,近年已恢复了韩侯钓鱼台、漂母祠、古枚里亭、御诗碑,建了石经楼阁,但已难见昔日之胜,如加以开发,即可成为我区主要的水上旅游经典景区。</p> <p class="ql-block">阳春三月,萧湖风光无限,十分值得一看,一走!</p> <p class="ql-block">萧湖在里运河边,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东南角,与勺湖、月湖并称为“淮上三湖”。</p> <p class="ql-block">萧湖分南、北两区,中间有莲花街,莲花石板长有数千米,像长虹一样,中间横跨三桥,桥下可以通船。最东边为通城桥,再西一点为通惠桥,再往西一里有广济桥(通济桥)。萧湖南区主要为世界冷兵器时代最伟大的军事家、“兴汉三杰”之一的大将韩信纪念建筑群,北区主要为盐商私家园林群。</p> <p class="ql-block">明清之时,萧湖堪称江淮流域最富丽风雅的私家园林群。方苞、沈德潜、吴敬梓以及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金农、淮安边寿民等,经常出入园中,吟咏风月,泼墨言志,谈笑风生。清代诗人赵翼以“是村仍近郭,有水可无山”形容风光秀丽的萧湖胜景,性灵派诗人袁枚也以“名花美女有时来,明月清风没逃处”赞叹风流雅致的萧湖风景。</p> <p class="ql-block">在萧湖中,历史积淀最为深厚的,应该说是韩信纪念建筑群中的韩侯钓台及漂母祠。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大将韩信落魄城下无人识,只有慈善的漂母以饭接济。正是漂母美好的情怀,毫无功利的善举,酿制了历史长河里最动人的美酒,让千秋后人品味并为之陶醉。故乡人民为了纪念英勇无比的大将韩信及乐善好施的漂母,在萧湖中建了韩侯钓台及漂母祠,寄托故乡人民对韩信及漂母的崇敬与怀念。</p> <p class="ql-block">昔时萧湖西岸运河堤旁“韩侯钓台屹然而耸峙”,台之南有御诗亭,台之北有漂母祠(详见《韩信纪念丛林》),祠侧有蒹葭亭;湖之西北则“近古枚里,为居民稠密之地”,湖中“石堤横亘,以便行人”,俗名为莲花街。明清两代萧湖周围名园环筑,游赏几无虚日,如:明代夏曰湖的恢台园,清代张新标、张鸿烈父子的曲江园(详见《河下曲江园》)、黄兰岩的止园、程莼江的晚甘园、程镜斋的获庄、吴揖堂的带柳园等。湖中有水田数百亩,遍长菰蒲,风光秀丽,渔艇往来,与鸦鹜相争逐,小坝茶楼晚风笛韵,普光禅院落日钟声,游舫弦歌,遥相应和。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或当暑雨初霁,或逢寒雪乍晴,或春风柳绿之时,或秋水葭苍之候,茫茫洲渚,渺渺烟波”,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紧临萧湖北侧是河下古镇。</p> <p class="ql-block">河下古镇,曾名“北辰镇”,坐落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河下街道境内,位于淮安区西北边陲,属周恩来故里景区之一。古镇形于春秋末期,距今已有约2500年历史,明清两代这里曾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素有“三鼎甲齐全”之称。</p> <p class="ql-block">河下古镇主要的景点有湖嘴大街、吴承恩故居、吴鞠通中医馆、状元楼、文楼、闻思寺等,主要美食有长鱼宴、汤包、茶馓等。</p> <p class="ql-block">河下古镇最值得一看的是吴承恩故居。</p> <p class="ql-block">吴承恩故居,是明代杰出的文学家、世界文化名人、《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的打铜巷12号,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球首部立体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的拍摄基地。</p> <p class="ql-block">由故居本体、吴承恩生平陈列厅、玄奘纪念堂、美猴王世家艺术馆、六小龄童工作室五个部分共同组成,是国内综合展示西游记文化和纪念吴承恩的场所,馆内占地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为明代风格的古典园林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故居背靠里运河,为古朴典雅的青砖小院,内有书房等建筑。吴承恩故居是淮安市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接待着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p> <p class="ql-block">《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男女老幼都十分喜爱神话小说。当来到淮安必定想看看这部驰名世界的神话小说的作者故居,探索这部小说的写作渊源。看过以后必定会有所了解,有所体悟的。</p> <p class="ql-block">整个故居占地9876平方米,建筑面积1842平方米。故居布局分为四个院落,由门房、客房、轩厅、书斋等26间房屋和庭院及后花园??悟园组成,辅以回环曲幽的抱廊、假山、亭轩舫桥及竹木花卉,是一组体现明代风格的清雅秀丽,古色古香的园林式建筑群。现在我们已到了吴承恩故居的正门。</p> <p class="ql-block">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苍翠的竹林。修竹丛丛,绿叶婆娑,摇曳生姿,给我们一种虚怀有节,幽雅恬淡之感。这不由得使想起苏轼的几句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吴承恩一生屡遭困顿,而不随波逐流,这一丛修竹不正是他傲岸不俗的风骨写照吗!</p> <p class="ql-block">客厅。是吴承恩故居的三间正厅。此客厅是吴家的主堂屋,是举行喜庆婚丧大典和接待至亲宾客活动的场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吴氏家谱,吴承恩家祖籍安东,即现在我市的涟水县,元末明初迁居淮安,至吴承恩已五代。高祖吴鼎是个平民,曾祖吴铭做过浙江余姚县的儒学训导,祖父吴贞是国子监监生,做到了浙江仁和县(今杭州市)的儒学教谕。他父亲吴锐四岁时,祖父就去世了,最后在一些同僚的资助下,才得以用棺木运回老家安葬。吴锐成年后娶徐氏为妻。徐家是个开设彩线丝带店的,吴锐也跟着经营这种生意,就此弃学从商,再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谋取功名了,吴承恩家也因此由书香门第败落为小商人的家庭。徐氏只生了一个女儿叫吴承嘉。吴锐又娶偏房张氏生了吴承恩。吴承恩自小头脑聪颖,智力过人,人称神童。他在父母的影响下,爱听神魔故事,搜集唐僧取经的戏剧、评话等资料,经常避开家人进行阅读。</p> <p class="ql-block">为编著《西游记》,吴承恩远涉名山大川,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素材。吴承恩曾经写过著名诗篇《二郎搜山图歌》。吴承恩三十六岁那年,明世宗南巡承天府(今湖北安陆县),随驾文武大臣乘机敲诈勒索,大捞横财,闹得民不聊生。吴承恩按捺不住满腔的愤懑,写了这首诗。诗中把那些祸国殃民的文武大臣比作二郎搜山这个神话传说中的“妖魔”,斥之为“五鬼”、“四凶”,痛快地骂了他们一顿,连皇帝明世宗也遭到了他的斥责。</p> <p class="ql-block">吴承恩早年性敏而多慧,博览群书,写诗作文,一挥而就,其文才很早就受到官员、前辈、社会名流的认可。他精通儒家经典,能写出一手令人称羡的好文章。因而,对科举成名满怀信心。然而命运偏偏捉弄他,每逢乡试,他总是兴致勃勃地赶往应天府(南京)应试,然而又总是榜上无名,扫兴而归。究其原因,是他的文风求真洒脱,不善八股文。</p> <p class="ql-block">嘉靖十三年秋考,又应试落第,在归舟的途中,游了镇江的金山寺,这扇面就是吴承恩游金山寺时赠沫湖先生的。扇面真迹藏扬州博物馆,扇面题诗为:“十年尘梦绕中冷,今日携壶试一登。醉把花枝歌水调,戏书蕉叶乞山僧。青天月落江鼋出,绀殿鸡鸣海日升。风过下方闻笑语,自惊身在白云层。”从这首诗中看不出吴承恩由于落第失意而悲观或愤懑的情绪,倒是自己给自己勾画出一幅乐观者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嘉靖二十九年,四十五岁左右的吴承恩谋取功名的一番抱负还是没有实现。按照明代的科举制度,凡是取得秀才资格满了一定年限而又屡应乡试落榜,一律由学政(主持全省文教的最高官员)将他姓名报送朝廷,听候适当安排,叫做“入贡”。于是,吴承恩成了一名岁贡生,到京城听候朝廷授职或者安排其它的出路。在北京等候了两个多月的吴承恩,结果大失所望,他没有得到官职,却被安排到南京国子监读书。</p> <p class="ql-block">此后十多年,直到吴承恩五十九岁的时候,他一直在南京国子监肄业。到六十岁左右,吴承恩才得了个长兴县丞(正八品)的官职,相当于一个副县长。因吴承恩生来刚正不阿,当然不适应黑暗时代官场的那一套,仅仅做了一年多时间的县丞,就大大惹恼了上司,被诬陷为“贪污受贿”而革职拘禁。不久案情大白,得以释放。</p> <p class="ql-block">后来,朝廷补授吴承恩为荆府纪善(荆王府,位于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为秩正八品官。在荆王府里当教师。时间不长,因年老有病,吴承恩便辞官回家。回家后,吴承恩潜心整理文稿和著述,终于写成了惊世骇俗的文学名著《西游记》。</p> <p class="ql-block">游完吴承恩古居,继续览览古镇。</p> <p class="ql-block">据传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了沟通长江和淮河的邗沟,在淮安城北河下(当时称末口)与淮河相接,以利于向北方运送军队和粮草。</p> <p class="ql-block">隋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又开凿了大运河(当时称山阳渎),沟通江淮的水路交通。周世宗伐南唐以后,即于此建满浦关以通水路。后又建坝筑闸,更将闸改为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宋隆兴年间(1163年~1164年),魏胜与金人打仗,即由此调兵运粮。韩世忠、梁红玉曾驻兵于此,与金兵对抗。</p> <p class="ql-block">河下历代皆有名人:唐代有诗人赵嘏,宋代有抗金巾帼英雄梁红玉,明代有文学家《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抗倭状元沈坤,清代有朴学大师阎若璩,考据学者吴玉,名翰林程晋芳,温病医学家吴鞠通,数学家骆腾凤,围棋国手梁魏今,道光皇帝御先生官居礼部尚书、都御史汪廷珍等。</p> <p class="ql-block">湖嘴大街是河下古镇的核心街区,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青石板路面和古色古香的店铺让人仿佛穿越回古代。这里是感受古镇历史氛围的最佳地点。</p> <p class="ql-block">状元楼是河下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与明清时期培养出的67名进士、123名举人和12名翰林有关,展现了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吴鞠通是清代著名医学家,中医馆展示了他在中医领域的贡献和河下古镇作为中华医术重镇的历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文楼是古镇内的一座历史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吸引游客。这里还以文楼汤包闻名,据传乾隆皇帝曾品尝并赞不绝口。</p> <p class="ql-block">闻思寺是古镇内的一座古老寺庙,历史悠久,香火旺盛,是游客感受宗教文化和古镇宁静氛围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沈坤是明代状元,其故居现为景点,展示了他在抗倭战争中的贡献和古镇的军事历史。</p> <p class="ql-block">梁红玉是南宋抗金名将,祠堂纪念她的英勇事迹,是古镇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河下古镇不仅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景点吸引游客,还以其原汁原味的明清建筑风格和宁静古朴的氛围成为淮安旅游的必打卡之地。</p>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23日早晨,早早起来欣赏萧湖晨曦和日出!</p> <p class="ql-block">上午早餐后离开淮安,结束淮安之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