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宣城来到芜湖滨江公园,76公里,1个小时15分钟车程。</p> <p class="ql-block">这里长江水面宽阔,来来往往的船只很多。</p> <p class="ql-block">长江三桥横跨长江</p> <p class="ql-block">长江三桥是集客运专线、市域轨道交通、城市主干道路于一体的公铁合建桥梁,是合杭高速铁路的控制性工程,也是芜湖城市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参观长江边的老芜湖海关</p> <p class="ql-block">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老海关前的潘赞化、潘玉良塑像</p><p class="ql-block">潘赞化,字赞华,号世璧,晚号仰聃,于1885年出生在天津,安徽桐城西乡(今桐城市潘家楼)人,中国知名人士、诗人。潘赞化是《新青年》早期撰稿人之一。</p><p class="ql-block">从青楼走向世界级的画家 一代画魂——潘玉良(1895.6.14—1977.7.22),出生于江苏扬州,安徽桐城人,原名陈秀清,又名张玉良,字世秀,中国近现代画家、雕塑家、美术教育家。</p> <p class="ql-block">简介</p> <p class="ql-block">老芜湖海关旧址大楼始建于民国五年(1916年),历时三年,于民国八年(1919年)7月14日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老芜湖海关旧址整体建筑风格是源于欧洲新古典主义的外廊式建筑,大楼坐东朝西,面向长江,由两层主楼与五层塔楼组合而成,整体为砖木混凝土混合结构。</p> <p class="ql-block">老芜湖海关旧址采用中西建筑文化共存的手法,是古今建筑过渡时期的产物,此类西洋建筑在安徽省留存较少,在结构设计和建筑工艺上都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价值,是芜湖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芜湖关</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海关起源于西周</p> <p class="ql-block">中国近代海关</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p> <p class="ql-block">芜湖常关</p> <p class="ql-block">近代芜湖海关</p> <p class="ql-block">晚清时期英驻芜领事馆</p> <p class="ql-block">芜湖开埠后,成为安徽对外贸易的先锋,被誉为“万货之会”</p> <p class="ql-block">内有钱币展览</p> <p class="ql-block">1912.10.30孙中山视察芜湖</p><p class="ql-block">1877年芜湖海关设立后,成为中国轮运米最多的港口,成为中国的米市。</p> <p class="ql-block">开埠后的芜湖逐渐发展成为安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p> <p class="ql-block">芜湖海关大楼</p> <p class="ql-block">近代芜湖海关大事记</p> <p class="ql-block">夜景</p> <p class="ql-block">保护与新生</p> <p class="ql-block">从历史见证到现代引擎</p> <p class="ql-block">部分展品</p> <p class="ql-block">老海关咖啡</p> <p class="ql-block">1929年芜湖新青年</p> <p class="ql-block">19世纪国人打麻将</p> <p class="ql-block">街景</p> <p class="ql-block">20世纪30年代芜湖</p> <p class="ql-block">19世纪芜湖船工生活</p> <p class="ql-block">19世纪芜湖</p> <p class="ql-block">南京——芜湖公路通车</p> <p class="ql-block">芜湖黄包车</p> <p class="ql-block">19世纪30年代芜湖县城</p> <p class="ql-block">角柜</p> <p class="ql-block">江边拍照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临走侧面拍照老海关</p> <p class="ql-block">离开老芜湖海关,去看中江塔,1.7公里,5分钟车程。</p> <p class="ql-block">简介</p> <p class="ql-block">打卡了长江岸边的中江塔,离开芜湖前往无为市,50公里,1个小时车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