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踏青赏春揪苜蓿</p><p class="ql-block">文/枫叶</p><p class="ql-block"> 桃花开了,杨柳绿了,春回大地了,破土而出的苜蓿也可以摘着吃了。又到了一年采摘苜蓿的季节了,我迫切的心里总会泛起欣喜若狂的波澜。苜蓿与我而言它吃的是一种葱茏岁月的青涩回忆,摘的也是一种乡音乡情的童真趣事,品的更是一种故土乡恋的家乡美味。</p><p class="ql-block"> 今年我从同事妈妈的口中又得知了一个新的揪苜蓿的好地方,同事家是地地道道的庆城本地人,同事妈妈因下西安看病,回甘肃庆城时顺道坐了我家便车,在车上一心想要回来揪苜蓿的我专门寻问她哪里有好苜蓿可揪,她告知了我庆城县陇东中学门口有苜蓿可揪。</p><p class="ql-block"> 4月3日早上起来急于揪苜蓿的我,就去了同事妈妈告知我的地方一探究竟,就想看看苜蓿长势咋样了,能有苜蓿可揪不。因为我是第一次来,不知道具体地方的我,也是在路上问了同为揪苜蓿往回走的老乡,才找见了这片干净整洁的苜蓿宝藏地的。</p><p class="ql-block"> 此地不用爬山,薅草较少,位于马路边上,车来车往,行人也多,不像我往年揪苜蓿的地方是在一个半山洼上,地势不平,薅草较多,还有点偏僻孤静,揪苜蓿如果不约上个伙伴搭伴而行的话,一个人去揪苜蓿着实还是有点着急孤单的。</p><p class="ql-block"> 揪苜蓿已经成为了我每年春天,走向田野去踏青的一项重要议程了,今天是我今春之季第一次揪苜蓿,因为气候寒冷的缘故,苜蓿才长出一点点嫩嫩的芽芽来,费工费时的不好揪,我花费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才揪了一大把苜蓿,就这已经把我累的腰困腿疼的蹲不不住了。</p><p class="ql-block"> 今年揪苜蓿的地方环境优美,人气旺盛,公交顺路,苜蓿地平整。一墙之隔的学校里面,学生叽叽喳喳,校区热闹非凡,师生出出进进,气氛好不喧哗。恰巧明天要放假,门口车辆疾驰,好多家长都是来接自己家孩子放学回家的,我惬意在这个墨香气息浓郁,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书院学府门口,安心的揪着苜蓿,心里再也不怕孤单寂寞了。</p><p class="ql-block"> 也正是这样嫩芽芽的苜蓿,才是正嫩、正香、正好吃的时候,就是费人费工的揪不下多少果实而已。正在揪苜蓿中,时不时的会有路过的老乡好奇的过来询问我在干嘛,我说在揪苜蓿,他(她)们都说着同样的话,这把人揪的着急的,多会才揪下呀。一位热心的老叔还给我说山上的苜蓿好,让我上山去揪,还说市场苜蓿一斤五块钱,买一斤苜蓿老多了看怎么由心的吃呀。我微笑着告诉老人家,自己揪的苜蓿吃着意义不同。</p><p class="ql-block"> 是啊,我对揪苜蓿情有独钟,每年我都会约上朋友上山去苜蓿的,我只想再次重温一下小时候揪苜蓿的快乐时光,我只想再度忆苦思甜一下往昔的艰苦岁月,我只想再去记录一下匆匆流逝的似水光阴,我只想再来感恩现在好吃好穿的美好生活。过去吃苜蓿是贫穷,才吃苜蓿充饥,如今的苜蓿反倒荣升成为了各大酒店里纯天然的珍贵野味菜品了,现在吃苜蓿已经成为了享用美食犒赏味蕾的一种稀罕菜肴了。</p><p class="ql-block"> 今天也有从山上下来同为揪苜蓿的同行者,她说山上的苜蓿还不如这里的好,山上的苜蓿被人揪的也没有多少了。她也进入了我揪苜蓿的地里,继续揪起了薅草底下藏着的朵朵嫩绿新鲜的苜蓿。今天揪的这片地里的苜蓿最主要的原因是它长的稀,而且还受气温的影响,没长起来,因此就稀缺的着实不好揪。</p><p class="ql-block"> 我的原则是能揪多少算多少,困了就坐在地里休息会,不想揪了就自娱自乐的拍照玩耍会,累了就起身回家。出来揪苜蓿,只当是玩耍散心,陶冶心情。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搜集素材,整理文案,撰写美篇,愉悦心扉,回忆人生,丰盈年华,品味苜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