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欣闻好友千山之巅入手了一辆山地自行车,立马与他约骑,邀约未果却被他种了草,反被要求一起去探寻浙江陆地中心点。翌日早七点,带上驴友爱到世界尽头和平安出发赤岸镇乔岳松瀑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双峰山,最高海拔800米,这座曾被标记为“浙江轴心点”的山峰,峰顶那根中心点的圆柱随岁月的更迭而更换,今天从山北的松瀑山开始驴行,就奔“浙江省陆地中心点”的碑而来。停车赤岸镇乔溪村,故地重游,村庄焕然一新,溪边绿草如茵,一条规整的青石板路直通峡谷,和煦的阳光下,溪对岸的油菜花梯田在微风中荡起金色的花浪,空气里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早晨的松瀑山如同一幅悄无声息的诗画,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很是令人陶醉。走在林间的石板路上,隐约可闻瀑布冲击泉石的跌宕之声,逆清流而上,来到乔岳峡谷谷底,抬头仰望,峭壁耸入云,谷宽尺盈余,高深的峡谷被仨巨岩硬折成三段,蓝天下,一股清泉凌空百余米,穿峡喷涌而出,与潭中泉石相拥而泣,飞珠溅玉,卷起千堆雪,然后被折成三折欢快的直奔乔溪而去。如此壮美的飞瀑,再加上峡谷峭壁上宋代文人骚客留下的“松瀑泉石”、“是人间尘外境,何须入,峭壁深,佳水澈底清,来坐禅,石危多隐者,春来砌岸锄荒径”等摩崖石刻真迹,就让人感叹松瀑山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如此的深厚。</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峡谷栈桥如空中云梯,拾阶而上,非胆大者莫为,峭壁上粗壮的虬松比比皆是,登上百步峻栈桥,峰顶竹海松涛,生机无限,山顶路网四通八达,山中泥土肥沃,我们寻迹往双峰尖方向前行,见翠竹林间春笋冒尖,这下大家不淡定了,四处散开,挖笋取乐,直到饥肠辘辘才肯罢休,坐于山道上路餐,遇见十几人的驴队前来打卡浙陆中心点,一问是金华任我行的群友,相互问候,向双峰尖进发,登上山顶,见一四方的花岗岩台地上矗立着一块碑文,基座是三个圆形几何图形,中间圆形图案着红色,外圆和内圆是灰色喷砂,碑身深灰色,从敲击的声音上判断是铝合金材质,设计师巧妙的运用着几何元素,碑身线条利落流畅,用中英文书写着“浙江省陆地中心点”和坐标的经纬度,这不仅准确的定位了浙陆的地理中心,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浙江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就像岁月沉淀的符号,镌刻着历史又预示着未来,站在碑前一种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和自豪感,油然而生。</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与浙陆中心点的金属碑合影留念后就迅速离开,在陡峭崎岖的山路上缓慢下撤,沿途又遇到几处竹林,寻寻觅觅,挖了一些竹笋,就匆匆下山,可山中路网密布,接连的迷失方向,只能到处乱窜,也因山路实在陡峭,让初次驴行的平安双脚瑟瑟发抖,所幸的是大家都跟她的网名一样平安回到乔溪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本次松瀑山和浙陆中心点的驴行,是一场地理中心向精神原点的回溯,浙中的“心”不仅是坐标的经纬度,更是山野以松、瀑、泉、石铸就的灵性美感,人们终将明白,真正的中心不在经纬交错处,而在人与自然的共鸣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