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篇昵称:贾晓军196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篇号:13031788</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作者:贾晓军</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一九六一年</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1年的夏天,最高温度达到了45,5摄氏度。在1961年的夏天,是我们地区历史上最高温度,持续时最长的一年。查资料显示。1961年自5月5日立夏以来,天气气温开始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1年的冬天,这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季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1年冬天最冷零下45度,1961年以来,冬季平均气温最高的为-1.4℃。</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就在这样极端天气下,就在三年困难时期最后一年,我们经过母亲十月怀胎,出生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1年的3月“表叔”家里的徐建华出生了,7月中旬我也像充满魔力的小精灵来到这个世上!来到了这个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贾景山是1928年的,母亲刘桂芝是1935年出生的,他们之间相差六七岁,他们是在解放初期,特别讲究成分的时候相识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们都是属于城关镇辖区的西山北头和于桥村。父亲是西山党支部书记,又是贾景山互助组召集人,在城关镇很有名气。母亲是于桥村的团支部书记,也是需要常常参加镇里的会议与活动,他们相识了,相爱了,他们找了一个介绍人白万青(外号白瞎子)介绍,于是分别在24岁和18岁结合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解放开始贾景山互助组、贾景山初级合作社到春光高级合作社,父亲带领着劳动群众(最初期是贫雇农,后来是愿意走集体道路的村民,最后是八个村的)与阶级敌人作斗争,保卫红色政权;与单干户在粮食产量上竞争;与破坏集体利益的团体作斗争,才赢得了众多群众的拥护与支持,他们作为河北省通州地区样板,多次受到地委、省委的嘉奖,也是五十年代的农业标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为遗憾的就是1952年结婚后,没有一丁点迹象,于是村里出现了谣言,甚至八个村庄的翠屏山大队也出现了这种谣言。他们求医问药,都没有能解决问题。父亲告诉我他们曾经想抱个孩子,有山下屯老韩家的,有科科老王家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8年修建于桥水库我们的父母们搬迁到了翠屏山西麓,也就是在“三年困难”特殊时期的最后一年1961我出生了,根本打破了那些“分子们”的嚣张气焰,彻底粉碎了标了十年之久的“绝户”标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懂事以后,越来越觉得父母他们一生都是很累的,他们为了那个事业,为了那个理想,抛弃了所有,最后留下了无法弥补心理和身体伤害,特别是八十年代开始,父母们身体都走样了,特别是在田里劳动那种劲头,仿佛失去了某种不可言状的失去,他们建立的集体就这样土崩瓦解了,留下的是终生遗憾。父亲八四年得了癌症,九三年死于心梗,我知道他没有闭上眼睛……。母亲九二年就脑出血全瘫了,三年后也闭上了眼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手里就这么几张与父母的合影,这也是我更优越于我的弟妹们,主要是我“沾”了“老大”光了!又到了清明了,我仍然不能回到家乡祭拜我的父母,也不能祭奠去年逝去的先弟老三。我只能用一篇不成文的思念来寄托了!望远去的父母带着先弟,安详的度过这一节日,我们会好好的生活的!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享年六十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享年六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先弟终年五十九;</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