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昵称 知音<div>美篇号 559385</div> <p class="ql-block"> 我的婆婆是一百岁离去的,如果老人家还活着,应该115岁了。如今,婆婆安卧在奉贤滨海古园松涛苑的树葬墓区,陪伴她的那棵小树苗如今已长成大树了,苍翠挺拔的五针松护佑着树下长眠的百岁老人。婆婆的心愿实现了。</p> <p class="ql-block"> 我婆婆是个思想很开明的人,九旬高龄,思维清晰,身体也很硬朗,是当时所住养老院中最年长的老人。她从没向小辈们提过自己的后事怎么办,她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多次说要活到一百岁,要看到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呢。</p><p class="ql-block"> 97岁那年清明,婆婆突然提出要给自己买一块墓地,而且要树葬,连我们都没听说过。她说是在电视里看到的,现在用于殡葬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树葬既为国家节省土地,又入土为安,与大自然相伴,很有意义。</p><p class="ql-block"> 于是老公和两个哥哥,跑了郊区好几个墓园,最终在奉贤的滨海古园找到了比较理想的树葬墓地。婆婆坚持要亲自去看过才放心。大热的天,婆婆硬是坐一个多小时的车,再让儿子推着轮椅,进墓园看了那一小块地,还提出要把五十多年前去世的老伴的墓移过来,葬在一起。婆婆的心愿,我们做小辈的尽量满足,只要她高兴。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忙于设计墓碑等一系列的事。婆婆翘首盼望着。</p> <p class="ql-block"> 冬至前夕,树葬墓地落成了。冒着冬日的细雨,小辈们陪婆婆来到墓园。绿树丛中,婆婆看着大家亲手为自己植下一棵白玉兰小树,想到日后,小树在自己的滋润下,长得根深叶茂,每年春天开出一朵朵美丽的白玉兰,婆婆很高兴,很满意。并说明年清明节时,全家都要来看看。</p> <p class="ql-block"> 第二年清明到了,全家老少陪婆婆来到墓园。看到自己和老伴的墓碑静卧在绿草茵茵的鲜花丛中,白玉兰小树呈现出勃勃生机,整个墓园一片繁花似锦,婆婆高兴得合不拢嘴,仿佛已享受到自己百年后,天堂里的幸福美好。(后来因这棵玉兰树造型不好,改种了现在那棵五针松,寓意更深)</p> <p class="ql-block"> 2011年5月,百岁婆婆走完了生命的旅程,安葬在了她亲自选择的树葬墓地。每年清明,我们都会手捧鲜花来祭奠悼念,看着小树一天天长大, 看着周围的树木一年年变得浓密葱茏,不禁感慨树葬将逝者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完美结合,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再生,体现了“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的现代理念,不失为一种绿色环保、寓意深刻的纪念方式。我敬佩我百岁婆婆的超前意识和正确选择。</p> <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清明至,芳草凄凄思故人。满怀深情寄哀思,感恩不尽父母恩。啊,清明节!祭先人,寻亲情;感恩德,尽孝心——这恐怕就是清明文化要诠释的含义吧!</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愿天堂里的亲人故友有缘相聚、宁静安详;愿生者健康快乐,如意吉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于2025.4.3)</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字\编辑 知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