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保平:从农家子弟到企业家的赤子之路

平安福

<p class="ql-block">陈保平:从农家子弟到企业家的赤子之路 </p><p class="ql-block">一、以勤为舟 踏浪前行 </p><p class="ql-block">1972年,陈保平出生于蕲春大公乡一个贫寒农家。祖父祖母年迈多病,父亲体弱难以支撑家计,少年时代的他便早早扛起生活重担。放学后帮农活、造瓦坯,稚嫩双手磨出老茧,却磨不灭他对未来的期许。1990年代初,他攥着淘金梦想走出大山,从上海服装厂流水线工人起步,在轰鸣的车间里淬炼出坚韧品格。每日与布料针线为伴,他不仅精进技艺,更主动学习现代管理,短短数年从基层晋升为管理人员。1993年南下广州,进入天琦服装公司后,他以"拼命三郎"的劲头从普通员工做到副总,用十年青春陪伴企业壮大,甚至获赠老板赠予的房产。这段经历印证了他常说的话:"吃苦是人生必修课,熬过去就是财富。"</p><p class="ql-block">二、商海弄潮 勇立潮头 </p><p class="ql-block">2012年,不惑之年的陈保平与妻子创立广州帛颖服装有限公司。他深谙"财聚人散,财散人聚"之道,将"利益共享"写入企业基因。面对瞬息万变的服装市场,他既坚守工匠精神,又在管理模式上大胆创新:建立透明晋升通道,让员工与企业共成长;组建研发团队捕捉时尚风潮,将传统制造升级为智慧生产。2018年,当同行收缩战线时,他逆势注资300万在蕲春创办帛缘服饰科技,用"广州标准"建设现代化厂房。作为县人大代表,他在政协会议上为中小企业振臂疾呼,推动营商环境改革。这种"敢为人先而不忘根本"的企业家精神,让帛颖在激烈竞争中稳步壮大,年产值突破亿元。</p><p class="ql-block">三、情系桑梓 大爱无疆 </p><p class="ql-block">功成不忘反哺,陈保平始终铭记"胡坪栗树下"的乡土根脉。他斥资打造刘河工业园生产基地,为家乡创造500余个就业岗位,让留守妇女成为技术工人,空巢老人重享天伦。每逢盛夏,帛颖车队穿梭鄂粤两地,免费接送留守儿童与父母团聚;员工患病住院,其母张国姣老夫人亲任护工,熬汤喂药宛若至亲。疫情期间,他率领蕲春商会捐资百万支援家乡抗疫,更连续十余年为义门陈氏族务发展慷慨解囊。在蕲春乡亲口中,"保平"二字已成诚信与温度的代名词。这位从田埂走出的企业家,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乡贤的担当——既要做经济建设的领航者,更当为乡土文明续写华章。</p><p class="ql-block">结语 </p><p class="ql-block">从缝纫工到服装巨子,从打工仔到人大代表,陈保平用半生奋斗书写了草根逆袭的传奇。在他身上,传统儒商的仁义礼智信与现代企业家的开拓创新完美交融。这条浸透汗水与乡情的创业之路,不仅是个体的奋斗史诗,更是中国民营企业家"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丰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正胜校力供稿于2025年/4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