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枫叶红了

<p class="ql-block">三月的河西走廊,时而阳光明媚,时而雪花飘飘,春天的空气中弥漫着历史与文化的气息。我们沿着丝绸之路古道,探访了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以及酒泉兰州等地,感受着这片土地上千年的沧桑变迁。</p> <p class="ql-block">走进石窟群落,我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一尊尊佛像、一幅幅壁画,仿佛在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游客们在这里驻足,用相机记录下这壮丽的景象,而我则选择静静地站在那里,感受着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看了樊锦诗任总顾问的影视片才知道一个叫乐僔的印度和尚在公元366年来到敦煌,忽见三危山顶金光,状有千佛,造窟一龛。洞窟最初只是作为隐士僧侣的冥想修行之所。后来经皇家、民间千百年来不断凿窟塑造佛像,才逐渐形成如今规模。</p> <p class="ql-block">最下一排洞穴有大有小,导游介绍说是私人建造,有钱凿大窟,无钱凿小窟,是慈悲行善积德信仰所致。全在“诚信”二字。</p> <p class="ql-block">一个有信仰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最终会成为强大的民族。</p> <p class="ql-block">离开石窟,我们来到了沙漠中的月牙泉。湖水清澈见底,湖边的围栏上挂着绳索,为游客提供安全保障。有人在这里游玩,有人在这里休息,而我则选择坐在湖边,感受着沙漠与湖泊交织出的独特美景。</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鸣沙山。一群人在沙漠上行走,他们正在攀登一座沙丘。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感受着脚下松软的沙粒。站在沙丘顶端,俯瞰着这片金色的海洋,心中充满了敬畏。</p> <p class="ql-block">十多年前我来到鸣沙山从山顶坐沙船滑下来,如今年纪大了,爬到山顶,静坐在天地之间,冥思苦想:敬畏大自然的神奇,感叹人世的沧桑。鸣沙山顶山沙鸣,月牙泉边泉牙月,这里恰是山沙与水月的绝配!</p> <p class="ql-block">酒泉市瓜州县大地之子雕塑。孤独的孩子不再孤独,我们来看你来了,尽管雪花飘飘,冷风咧咧。</p> <p class="ql-block">登上嘉峪关天下第一雄关,仿佛耳畔战马嘶鸣,眼前金戈铁马,十九岁的霍去病征讨匈奴建功立业的丰功伟绩,年轻的将军为犒劳三军,把汉武帝赏赐酒浆倒入泉中的美谈犹在目前,“酒泉”城池因此命名。“武威”这些饱含血性男儿豪气冲天的城池见证了英雄高光时刻。</p> <p class="ql-block">雪后的嘉峪关更加壮丽。宽阔的道路铺满了雪白的积雪,远处可以看到一些穿着冬衣的人们正在行走。他们有的独自一人漫步,有的三五成群结伴而行,在这个寒冷的日子里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这座古老的城门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如今依然屹立在那里,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古老的城墙遗址上,我们看到了一座高塔耸立其中。我站在城墙之上,眺望着远方的群山,心中感慨万千。这座城墙曾经是抵御外敌的重要屏障,如今却成为了我们了解历史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雪后的城楼显得格外庄重威严。我站在城楼下,仰望着这座古老的建筑,心中充满了敬畏。还见到了几位印度僧人赤脚来到嘉峪关城楼参拜,印度僧人讲究苦修,我们裹着大衣带着帽子,他们光着头,穿薄薄的僧袍,赤脚,不知冷不冷?这座城楼见证了无数历史事件,如今却成为了我们增进友谊了解历史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城墙与现代的人们形成了鲜明对比。我站在城墙下,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心中感慨万千。时间的力量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历史与现代在这里交汇,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在兰州黄河边,我们看到了一座木制的大水车。是先民汲取黄河水灌溉农田、人畜用水的机械工具。原始的水车已经破烂,现在修旧如旧再现原来模样。河水流淌,四周显得非常宁静。</p> <p class="ql-block">黄河母亲雕塑象征着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黄河铁桥挂满了红灯笼,显得格外喜庆。</p> <p class="ql-block">此次河西走廊之行,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心灵洗礼。在这里,历史与文化交汇,自然与人文共鸣,每一步都充满惊喜与感动。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魅力,自豪之情难以自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