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十日游4:加德满都杜巴广场的色浪——洒红节

曙目寸光

<p class="ql-block"><b>加德满都杜巴广场的洒红节是一场色彩斑斓、充满活力的狂欢盛宴。</b></p> <p class="ql-block"><b>2025年3月13日,清晨的加德满都,空气中弥漫着节日的气息。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杜巴广场早已人头攒动,身着以白色为主浅色T恤的尼泊尔人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汇聚在一起,脸上洋溢着期待与喜悦。从泰米尔步行至杜巴广场,沿途彩粉四溅,笑语盈盈,人们在嬉闹中逐渐“变色”,脸上染满五彩斑斓的颜料。</b></p> <p class="ql-block"><b>杜巴广场才是洒红节的“主战场”,缤纷的粉末在空中弥漫,阳光下交织成一幅幅梦幻的画面。人们互相追逐,将彩粉、颜料和水球抛向空中,或将五颜六色的粉末和颜料往彼此身上涂抹,彩粉如雪花般在空中飞舞,瞬间将整个广场染上了绚丽的色彩。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外国游客,都在这场色彩的盛宴中尽情撒欢,脸上、身上都被染上了绚丽的色彩,越是五颜六色,就越会迎来好运。</b></p> <p class="ql-block"><b>中午,加德满都的太阳正在熔化,沿着杜巴广场七百年的雕花木窗往下淌,节日进入高潮。随着尼泊尔乐队入场,震耳欲聋的印度风情鼓点仿佛从四面八方的肋骨里震出来,塔布拉鼓的羊皮面都渗出了彩色汗水,大地在抖动,最古老的独木神庙在颤栗。伴随着一声声“Happy Holi” 的群潮呐喊,五彩斑斓的粉末瞬间将整个广场染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b></p> <p class="ql-block"><b>洒红节是一个全民放松、无拘无束的节日。来自不同国家的游客情不自禁的加入了狂欢,大家不分国籍、种族、性别或年龄,沉浸在这场无界限的狂欢中。人们随着震耳的节奏尽情舞动呐喊,笑声和欢呼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欢乐的海洋中。</b></p> <p class="ql-block"><b>人们互相祝福,将彩粉涂抹在彼此的脸上、身上,留下了一张张充满画意的纪念。人们在这场色彩斑斓的欢腾中释放热情,感受着节日带来的纯粹快乐,语言和文化的差异都被抛在脑后,那一刻只剩下最真挚的情感泛滥。</b></p> <p class="ql-block"><b>洒红节是摄影师们的天堂,广场上到处是色彩斑斓的画面,“长枪短炮”不能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人们身上的颜料、脸上的笑容,以及广场上欢乐的氛围,都成为了镜头下最美的画面。</b></p> <p class="ql-block"><b>这场色彩斑斓的狂欢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杜巴广场,人们用五彩缤纷的颜色迎接春天,迎接希望,迎接幸福,迎接正义,迎接胜利,迎接自己。</b></p> <p class="ql-block"><b>据说尼泊尔一年中的大小节日超过300个,其中有代表性的节日50多个,洒红节在尼泊尔算是一个极具重要性和影响力的节日。</b></p> <p class="ql-block"><b>洒红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印度神话,其中最广泛流传的传说与《摩诃婆罗多》有关。传说中,有一个邪恶的国王希兰亚卡西普,他强迫臣民崇拜他,而不许他们信奉印度教主神毗湿奴。而他的儿子普拉哈拉德却对毗湿奴十分虔诚。国王为了惩罚儿子,让他的妹妹霍利嘉——一个拥有不死之身的女妖——抱着普拉哈拉德跳入火中。但奇迹发生了,普拉哈拉德因毗湿奴的庇佑而毫发无损,而霍利嘉却被火烧死。为了庆祝正义的胜利,人们互相泼洒红色颜料,洒红节也因此得名。</b></p> <p class="ql-block"><b>在尼泊尔,洒红节地位仅次于灯节,通常在尼历十一月下旬(公历3月)举行。洒红节标志着冬季的结束和春季的开始,象征着万物复苏和新的开始。洒红节不仅是一个宗教节日,更是一个消除误解、重归于好的时刻。在这一天,人们不分种姓、阶级,共同参与庆祝,体现了尼泊尔社会的团结与和谐。</b></p> <p class="ql-block"><b>而在加德满都,独木庙(Kasthamandap)所在地的杜巴广场成为洒红节的主场。因为加德满都(Kathmandu) 这个名字正来源于此。</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