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之旅

zmzg小草

<p class="ql-block">图 文:zmzg小草</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104286</p> <p class="ql-block">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政厅,是我从事科研工作后一直向往之地。不仅因它被推崇为20世纪欧洲最美建筑之一,更因它是诺贝尔奖颁奖晚宴的举办地。</p> <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4日,我终于踏上了前往斯德哥尔摩的旅程。在抵达后的第二天清晨,我们一家四口迫不及待地出发,向着市政厅进发。穿过斯德哥尔摩美丽的街道,两旁风格各异的建筑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街道干净整洁,人行道别具一格,仿佛在欢迎着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位于市中心梅拉伦湖畔,呈庭院式结构,中央是个天井,有个拱形过道直接通到水边。市政厅由瑞典著名建筑师拉格纳尔·奥斯特伯格精心设计,始建于1911年,历时12年才完工。整个建筑以红砖为主,搭配着铜瓦,显得庄重而典雅。市政厅的正面全貌十分壮观,右侧高高耸立的钟楼高达106米,顶端是象征着曾经的卡尔马联盟丹麦、瑞典、挪威三国的金色三王冠,它不仅是建筑的点睛之笔,更是斯德哥尔摩的标志性象征,仿佛在诉说着北欧三国的历史渊源。</p> <p class="ql-block">当走进市政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楼的蓝厅。这里是诺贝尔奖颁奖晚宴的举办地,承载着无数科学家、文学家与和平使者们的荣耀与梦想。蓝厅最初的设计是将砖漆成蓝色,但后来建筑师被红砖的美感所吸引,决定保留红砖的颜色,但这里仍称为蓝厅。</p> <p class="ql-block">厅内可容纳1300位宾客,空间开阔,气势恢宏。整个大厅装饰简洁而不失高贵、典雅,大厅的角落里有一部管风琴,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管风琴之一,其宏大的音色仿佛能奏响时代的乐章。</p> <p class="ql-block">爱莎台阶是蓝厅内侧通往二楼的缓步台阶。导游告诉说,这个台阶是专为出席诺贝尔奖颁奖宴会时穿长裙的女士设计的。台阶共27级,每级高约三寸,阶面宽约一尺,充分考虑到了女士们的优雅仪态。另外在楼梯对面墙壁的特定点上做星型记号,让女士下楼时双眼平视此记号,依照自己平日的步伐,就能保持良好仪态。我出于好奇,上下走了两趟,感觉真好。</p> <p class="ql-block">经过巷道来到议会厅,这里是市议员开会的地方,室内色调以暗红色为主, 屋顶没有采用天花板封顶,而是保留了支架,并在上面画上日月星辰,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船形屋顶。议会厅每一个座位上都有议员的名字。还设有专门的旁听席,市民可以自由申请参与议案讨论。</p> <p class="ql-block">议会厅出来就是百拱厅,这是国王和贵宾的专用通道。该厅的屋顶由一百个蜂窝状的拱组成,与市议会的100名议员相对应,并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然后是王子画廊,这里用于接待领导人洽谈国际发展和和平问题。画廊左侧是落地窗,能观赏到梅拉伦湖的美丽风景,右侧是壁画。</p> <p class="ql-block">接着来到了金厅,金厅的奢华程度令人惊叹。其纵深约25米,四壁用1800万块约一厘米见方的金子镶贴而成,在明亮的灯光映射下,金碧辉煌。正中墙上是一幅大幅壁画,描绘的是梅拉伦湖女神,象征着梅拉伦湖与波罗的海结合而诞生的斯德哥尔摩。它是市政厅的“镇厅之宝”,大家不禁为之驻足。</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来到钟楼,乘电梯上行,可电梯只能到楼的一半。我们便沿着重复螺旋式的楼梯向上攀登,有的阶梯很陡很窄,但每一步都充满了惊喜。</p> <p class="ql-block">每隔几层就能看到精美的艺术展品,包括绘画、雕塑等,它们反映了瑞典的艺术风格和历史背景。其中,瑞典的守护圣人圣埃里克(Sankt Erik)的雕像尤为引人注目。这是一座高7.6米的巨大石膏模型雕像,由古斯塔夫·桑德伯格和亚伦·桑德伯格兄弟创作,展现了北欧宗教艺术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终于登上钟楼最顶层的露台,我围着露台转了一圈,将斯德哥尔摩市的全景尽收眼底。波光粼粼的梅拉伦湖与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城市的建筑错落有致,远处的岛屿若隐若现,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我和先生站在露台上,也是游人能到达的城市最高点,心情无比激动。在这里,仿佛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完美融合,让人为之陶醉。</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之旅,让我亲临科学界最高奖庆功宴场地,领略建筑之美和创新之美。这里不仅是斯德哥尔摩的标志性建筑,更是瑞典人民的骄傲,是历史与现代、艺术与文化交汇的圣地。</p> 谢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