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里的乡愁】:云端上的千年回响

缪宏飞(耕耘者)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缪宏飞(耕耘者)</p><p class="ql-block">美篇编号/1964253</p><p class="ql-block">图片/摄于衢州乌溪江举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晨六点,手机屏幕在枕边亮起,家族群里弹出一段模糊的黑白影像。1975年的乌溪江畔,父亲牵着8岁的我站在举村青石板码头,背后是即将被淹没的老村落。五十年后的今天,当我站在仙霞湖观景台上,手机镜头里的山水依然泛着粼粼波光,却再也找不到照片里的吊脚楼与石拱桥。举村,这个因水而生的村庄,正在用数字时代的方式,重构记忆的经纬。</p> 光影交织的时空褶皱 <p class="ql-block">埠头涵养林的晨雾里,几位摄影爱好者架起相机,镜头对准湖面游弋的白鹭。他们轻声讨论着构图,忽然有白鹭掠过水面,惊起涟漪,人群中响起此起彼伏的快门声。我举起手机,拍下这瞬间的灵动,相册里的老照片里,同样的位置曾是熙熙攘攘的码头,如今却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注脚。</p><p class="ql-block">暮色四合时,手机突然震动,家族群里弹出一段视频。画面里,洋坑村的茶灯戏正在上演,十来岁的孩子们穿着彩衣,踩着鼓点唱采茶歌。视频里的朱氏祠堂已改建成文化礼堂,雕梁画栋间依然流转着六百年的光阴。我点开视频通话,姑姑的声音带着笑意:"明年喝山节回来吧,你小时候最爱的木偶戏又开演了。"</p><p class="ql-block">在翁源祠堂的马头墙下,我遇见了85岁的翁爷爷。他颤巍巍地掏出一部老式翻盖手机,屏幕上是泛黄的全家福。"这是我父亲那一辈的照片,"他指着照片里的缪顺泰药店,"红军伤员在这里养过伤,李先生的医术,十里八乡都闻名。"老人的讲述里,手机成了时光胶囊,存储着家族记忆的密码。</p> 指尖流淌的文化基因 <p class="ql-block">龙头坑的香榧林里,年轻的母亲正教孩子用手机识别植物。"这是草榧,有五百岁了哦。"她的声音轻柔,手机镜头扫过古树的枝桠,"你看,这里有新芽在长,就像我们的村子,老根还在,新叶又发。"孩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手机里的AR软件突然弹出古树的三维模型,引得小家伙咯咯直笑。</p><p class="ql-block">最难忘怀的是举汉公路的黄昏。驾车盘旋在37道弯的"天路"上,每一次转弯都能遇见不同的风景。手机导航突然响起提示:"您已进入云端仙境。"窗外的云海翻涌,宛如行驶在天空之镜,恍惚间竟分不清是现实还是梦境。停车驻足,几位骑行爱好者正在直播,他们的手机屏幕里,云海中的公路如同银色的绸带,飘向远方。</p><p class="ql-block">在云水举村,手机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抖音上,#举村慢生活#的话题悄然升温,年轻的博主们用镜头记录着茶灯戏的水袖、木偶戏的提线、喝山节的祭祀长歌。有网友留言:"原来慢生活不是躺平,而是让每一分钟都浸透茶香。"</p> 烟火人间的数字诗行 <p class="ql-block">菜市场里,阿婆们用微信支付购买山货,手机里播放着越剧选段。"现在方便喽,"阿婆晃了晃手机,"儿子在城里开饭店,天天视频教我用新玩意儿。"她的摊位上,野蜂蜜、笋干、高山茶整齐码放,旁边立着二维码的牌子,上面写着"扫码听故事"。</p><p class="ql-block">沿着仙霞湖木栈道前行,手机突然响起《高山青》的旋律。循声望去,几位身着畲族服饰的姑娘正围坐在老槐树下直播。她们的银饰在阳光下叮当作响,身后的百年老宅门楣上,"耕读传家"的匾额依然清晰。"欢迎来到我们的直播间!"为首的姑娘对着镜头微笑,"这里是蓝家老宅,我奶奶正在厨房里做乌米饭呢。"</p><p class="ql-block">推开直播间的木门,热气腾腾的厨房扑面而来。86岁的蓝奶奶正用竹筒蒸糯米,手机支架上固定着另一台手机,镜头对准她布满老茧的双手。"孩子们说要让更多人看见我们的手艺。"老人笑着指向墙上的老照片,"这是我年轻时在水电站工地挑土的样子,那时候哪想到有一天会用这个铁盒子(手机)和外面的世界说话。"</p><p class="ql-block"> 在洋坑村的非遗工坊里,我遇见了正在修复木偶的曾师傅。他的工作台上散落着各种工具,手机里播放着《霸王别姬》的戏曲片段。"这是我父亲传下来的手艺。"曾师傅小心翼翼地给木偶上妆,"以前走街串巷演木偶戏,现在通过短视频平台,反而有了更多观众。"他打开抖音账号,粉丝数已经超过十万,最新的视频里,提线木偶在《新贵妃醉酒》的音乐中翩翩起舞。</p><p class="ql-block"> 夜晚的民宿里,主人端来一杯自制的杨梅酒,手机突然响起《山路十八弯》的旋律。原来,几位游客正对着星空直播,他们的手机支架上挂着"云水举村欢迎你"的小旗。山风掠过竹林,手机屏幕里的点赞数不断攀升,有人留言:"这里的星星,比城里的霓虹灯温暖多了。"</p> <p class="ql-block">离村那日,举村小学的操场上响起欢快的音乐。孩子们排着队,跟着手机里的视频跳采茶舞。音乐老师王老师告诉我:"我们把茶灯戏的动作编成课间操,孩子们可喜欢了。"她打开手机,展示着孩子们录制的表演视频,稚嫩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身后的文化礼堂里,老人们正跟着直播学戏。</p><p class="ql-block">暮色中的举村渐渐隐入群山,手机相册里又多了几十张照片。那些山水、古建、非遗、笑脸,终将成为记忆里的星辰。而举村,这个在云端与烟火间摇曳的村庄,正用它的故事告诉我们:乡愁不是回望过去的叹息,而是拥抱未来的勇气。下次再见,或许我们会在某个短视频里相遇,那时的举村,又会写下怎样的新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