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春 ——与吴姐同行

快乐马

北仑梅山 2025年3月1日我们分别乘坐公交地铁来到北仑梅山。<div>  梅山最佳观赏期一般在每年的2月中旬到3月上旬,此时梅花盛开,漫山遍野,美不胜;梅花品种丰富,有“七星梅”“粉瓣”“绿萼”等。</div><div> 我们走进园内,登高远望观赏近万株梅花正争相绽放,沿着游步道串联起山上的各处风景,沿途设有凉亭和观景台,颇感心旷神怡,全身心陶醉在大自然的清新与美好之中......</div> 奉化长岭 2025年3月8日我们乘公交地铁相聚在奉化长岭村。<div>  此时此刻在奉化区锦屏街道长岭村200多亩的山岭上,种植了1500多株玉兰树的玉兰花海正热情拥抱游客的到来。 <br>  白色、粉色的玉兰花竞相绽放,品种丰富,有广玉兰、紫玉兰、白玉兰、二乔玉兰、红玉兰等十多个品种,漫步在健身步道绵延一公里的花海之中,欣赏着随风摇曳的玉兰花朵,吸吮着玉兰花散发出出的阵阵清香,真是很惬意啊!<br></div> 绍兴游 2025.3.26我们一同乘坐城际列车前往绍兴,感受并体验春天的到来......<div>  首先来到了绍兴的“㹧犭茶湖”这里位于绍兴市北部灵芝街道林头村北首至七里江村平风湾上,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湖泊面积为2.25平方公里,是绍兴平原最大的天然淡水湖。<br>  “㹧犭茶湖”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嘉泰会稽志》,因湖多产一种黄色无鳞、肉嫩味美的㹧犭茶鱼,故得此名。<br>  与众不同的是湖中央有一条始建于明启年间、崇祯十五年建成的古纤道,全长约3.5千米,呈南北走向,由实体塘堤、石桥、石亭相间组成,平面略呈“S”形。 <br></div> 第二站乘公交车来到位于绍兴古城卧龙山(又称府山)西侧,始建于五代吴越国时期,是在原址上依据宋代园林布局重建而成的西园景区。<br>  西园的核心景观,占地宏敞,池中水深映翠,池周青竹摇曳,柳丝低垂,并有湖山假石点缀其间,是为纪念唐代越州太守庞玉而名。围绕庞公池建有飞盖堂、 望湖楼、漾月堂、龙山诗巢。<br>  景区内的春荣亭、夏荫亭、秋芳亭、冬瑞亭等四亭分别对应四季,坐在亭中所观景色与季节相对应,如春荣亭能望见对岸柳树,冬瑞亭可闻梅香观湖景。还有八角重檐,小巧玲珑,幽雅不俗的列翠亭和位于漾月堂右侧,风格精致,与周边的水竹景观相映衬的水竹亭。 <div>  第三站来到了绍兴府山公园。这里历史悠久,古迹众多。</div><div> 位于府山南部山坡高处,依山而建,飞檐高墙,气势恢宏,富有古朴典雅的民族特色的越王殿。殿内有越王勾践、大夫文种、范蠡的三尊石刻塑像,上方悬“卧薪尝胆”匾额,两旁墙上有四幅大型壁画,描绘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等场景。 </div><div> 坐落于卧龙山东南麓,是后人为缅怀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国雪耻而建的越王台。台下部分为砖砌结构的宋代建筑遗址基座,中间有一高7米的拱形大门;上部分为宫殿式建筑,现为“越国史迹陈列”厅。 <br> 位于府山的最高点,是绍兴城区内的最高点的飞翼楼:建楼本意是越军为观察吴国军事动静,如同现今的军事瞭望哨。楼高15丈,楼周围树木葱茏,环境幽静,是古城最佳的登高观景处。 <br> 清白泉为北宋大文学家范仲淹知越州时的遗迹,在越王殿下。范仲淹发现山岩间有一废井,井中有泉,清理之后将其命名为“清白”,既因其颜色清澈,也意在当时贿赂成风的环境中以清白告诫自己。 <br> 龙湫泉是绍兴市区唯一一处天然泉水,从地下涌出后汇入小溪流入护城河,水质清澈甘甜,周边环境优美,是休闲散步的好去处。<br> 顺着越王殿西侧石板台阶山路往上走,经过一座三角形的小息亭继续往上约三十米,右侧有一石板小叉路往西北,再走二十多米可见文种墓。文种是越国大夫,是勾践兴越灭吴政策的主要制订人,后遭勾践猜忌,被赐剑自刎而亡,葬于龙山。</div><div> 自唐代开始,陆续有人在府山的崖壁题刻,保存较为完整的题刻是“动静乐寿”四字,系绍兴太守汤绍恩所作。</div><div> 在府山的西南角,建成于1930年的风雨亭。山峰下清时为典史署,秋瑾被捕后曾被关押于此。亭两边石柱上刻有1916年孙中山莅临绍兴时所撰的挽联:“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br></div> 游览了三个景区后我们乘坐城际列车返回宁波,已经傍晚时分了,虽然交通便利,但依然感到身体的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