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撰稿 摄影:冯晓平</p><p class="ql-block">编辑 制作:紫 槐</p> <p class="ql-block">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古城的春天,处处洋溢着盎然生机,仿佛一幅流动的诗画。在这如诗如画的季节里,2025年4月2日,著名书法大家赵仰柴一行,在女画家、诗人马银玲,陕西民族书画研究会丁锐会长等人的陪同下,专程拜访了回坊德高望重的书法艺术家——九十二岁高龄的安守信先生。</p> <p class="ql-block"> 安守信先生的家坐落在小巷深处,是一处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四合院。青砖黛瓦,飞檐翘角,古朴典雅中透露出岁月的沉淀。小院与巍峨的清真大寺遥相呼应,在繁华的都市中独守一方宁静,宛如闹市中的世外桃源。更令人惊叹的是,这座小院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晚上七点,一行人来到安老师家门口。推开那扇斑驳厚重、镌刻着历史痕迹的木门,迎面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院内花木扶疏,曲径通幽,秦砖汉瓦的肌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大家不禁驻足惊叹:在西安这座现代化的都市中,竟隐藏着如此清幽雅致的天地!正当众人沉醉于院中的景致时,安夫人热情地邀请大家到会客厅稍候,并告知安老师即将现身。</p> <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们才得知,安守信先生虽年逾九旬,却始终保持着文人雅士的风范。得知客人到访,他并未急于相见,而是精心整理衣冠,以最得体的姿态迎接来宾。片刻之后,安老师身着笔挺西装,手持拐杖,步履稳健地出现在众人面前。赵仰柴先生立即上前,与安老紧紧握手。两位艺术大家一见如故,仿佛久别重逢的故交。</p> <p class="ql-block"> 随后,马杰向安守信先生详细介绍了赵仰柴先生的艺术成就:赵仰柴师承名门,潜心研习书法六十余载,博采众长而自成一派。其作品被列为国宾礼特供,他本人更是中国国宾礼艺术家中的佼佼者,2024年更荣膺国际百科艺术顾问,堪称当代紫袍加身的书法艺术大师!</p> <p class="ql-block"> 此次拜访,赵仰柴先生还带着兄长的心愿——安守信先生与赵先生的哥哥是中学同窗。通过微信视频,两位耄耋之年的老同学实现了跨越八十年的隔空重逢。屏幕两端,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忆往昔峥嵘岁月,互致祝福,场面温馨感人,令在场者无不动容。</p> <p class="ql-block"> 为表达敬意,赵仰柴先生特意为安守信先生赠送了一幅亲笔书法作品,内容为唐代诗人王维的《酬张少府》: </p><p class="ql-block">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p><p class="ql-block">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p><p class="ql-block">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p><p class="ql-block">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既寄托了对安老高寿的感慨,亦蕴含了对晚年闲适生活的美好祝愿,更饱含对这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的由衷钦佩。</p> <p class="ql-block"> 安守信先生则郑重其事地让夫人取来自己的书法精装本,亲笔签名后回赠赵仰柴先生。两位书法大师以墨会友,以艺传情,其超然物外的风骨与对艺术的赤诚追求,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p> <p class="ql-block"> 时光匆匆,短暂的相聚转眼即逝。临别之际,大家依依不舍,纷纷与安老师合影留念,期待下一次的重逢。这次拜访不仅是一次艺术的交流,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在岁月长河中的永恒魅力。愿两位艺术大家健康长寿,继续以笔墨书写人生华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