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里的乡愁】手机里的乡愁

邹童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手机里的乡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邹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常常觉得,乡愁是有形状的,在如今这个时代,它的形状,便是一部小小的手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老家,在毓青山下,小安溪旁。那是一方质朴的土地,离庆隆街道不过一千米,可在曾经,却也是个落后的地方。小时候,日子缓慢而悠长,泥土的芬芳、庄稼的清香,交织成生活最本真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记得生病时,夜半的咳嗽声总能惊醒父母。昏黄的灯光下,父亲眉头紧锁,母亲满脸焦虑,他们忙前忙后,端水、找药,那眼神里的关切,至今仍刻在我的心间。上学时,每次出门,父母的叮嘱就像春日里的微风,轻柔却又无处不在:“上课要认真听讲”“和同学好好相处”……那些话语,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发珍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农忙时节,更是全家齐上阵。收割麦子和谷子时,阳光炽热地洒在大地上,父母在田间弯着腰,手中的镰刀飞舞,汗水不停地从额头滚落,滴在泥土里。我和兄弟姐妹们也不闲着,帮忙递水、捡拾遗落的麦穗。一家人虽然忙碌,但欢声笑语回荡在田野间,那是属于我们的幸福时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为了生活,子孙们都外出打拼,老家只剩下八十多岁的父母。曾经热闹的院子,如今只剩下他们两位老人相互陪伴。交通虽然便利了,经济也变好了,可距离带来的思念,却如野草般疯长。如今,手机成了连接我们与父母的桥梁,承载着无尽的牵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父母使用微信视频,成了一件颇为艰难的事。父亲的手指有些笨拙,母亲的眼神也不太好,一个简单的操作,我要重复许多遍。可他们学得认真,就像当初耐心教我走路、写字一样。终于,当视频接通,看到父母熟悉的面容时,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只是这视频,偶尔也会出现状况,有时画面卡顿,有时甚至不见人影,每到这时,心中的焦急便如潮水般涌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昨天,母亲生病了。得知消息的那一刻,我的心猛地揪了起来。因为工作原因,无法立刻回到他们身边,满心的担忧只能通过视频传递。视频接通,看到母亲略显憔悴的面容,我的眼眶瞬间湿润。父亲在一旁安慰道:“没事,老毛病,你们放心。”可我又怎会看不出他眼中的疲惫与担忧。他虽故作轻松,可那微微颤抖的声音,还是泄露了他的紧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手机的这一端,我叮嘱着父母要按时吃药,要注意休息,可这些话语,在无法陪伴在侧的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挂了电话,望着窗外的车水马龙,儿时与父母相处的画面在脑海中不断浮现。那些平淡又温馨的日子,如今成了最珍贵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手机里的乡愁,是父母日渐苍老的面容,是他们那一句句报平安的话语,是视频卡顿瞬间的焦急,是无法陪伴左右的愧疚。它如同一首无言的歌,在每一个寂静的夜晚,轻轻奏响,诉说着思念与牵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