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里的乡愁】故土情深

玉儿

<p class="ql-block">昵 称: 玉 儿</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47234635</p> <p class="ql-block">  我的手机里存着很多与家人回故乡的照片,每当翻看它们,脑海里就会涌现出故乡的点点滴滴。爱人的老家在云南大理洱源县凤羽镇,第一次随他回故乡还是在38年前的暑期。记得那时候是从昆明坐了一夜的大巴车到了下关,然后再坐公交车到洱源县城。在亲戚家休息了一天,然后在县城机关工作的表叔要了一辆车把我们送到了故乡的村口。</p> <p class="ql-block">  从村口到故居是一色的青石板小路,小路的边上是看不见尽头的水沟,村民的家就环绕在水沟的两边。清澈透明的水从家门口潺潺流过,水沟两旁青草丛生,水沟里的水草随波飘动,美得不可描绘。</p> 38年前青葱的模样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随爱人回老家虽然在那里只待了三天,但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穿着堂妹那压箱底的服装,她是同辈女性中唯一会说不太流利汉话的人,用家里带去的老相机拍下了我们青葱的模样。那鸟鸣蜂飞蝶舞的菜园、山清水秀的故土、牵马驮着食物上山去参加村里的本祖庙会,跟着乡亲们走在满目的青山绿水之中,心情倍感舒畅。故乡的山水让我感受到了城市里没有的那种原始的美和宁静。</p> <p class="ql-block">  二十年前,公婆相继去世后,随着爱人手机的丢失,我们与故乡也就失去了联系。2017年,那会说汉话的堂妹不知怎么找到了爱人的手机号码(爱人的号码自始至终没变),于是手机成了我们与故乡的情感纽带。堂妹不时地邀请、亲人们的召唤、故乡的山山水水都引发了爱人的思乡之情。2019年春节,我们原生家庭一家三口一起踏上了回乡之路。</p> <p class="ql-block">  三十多年的变化真的是很大,重庆到昆明的高铁只要四个多小时,昆明到大理的动车两个多小时。堂妹和她儿子在大理火车站等候着我们,下了动车随他们车行到了大理古城的麻辣烫店铺,那是她家在古城开的饮食店,薄利多销,生意还不错。在店里吃过午饭,聊了些家常,下午晚些时候我们就一起回到了离别38年的故乡。</p> 青葱模样已被岁月摧残 <p class="ql-block">  让我感到吃惊的是怎么没见到记忆里的青石板呢,也看不见以前那满目的青山绿水和环绕家门口的潺潺流水以及水中飘动的那些水草了呢,内心很黯然。</p> <p class="ql-block">  据亲戚们介绍,为了治理洱海,要从洱海的源头也就是我们故乡所在地——洱源,从源头上进行治理:水流周边50米范围内不允许种庄稼,农田全部挖成沟渠用来蓄水形成湿地,过滤水质。</p> 在亲戚家留影 <p class="ql-block">  庄稼不能种了,乡亲们只好外出打工,他们除了逢年过节外平时也很少回家。吃的、穿的、用的和我们一样都是去买。村子里很难再看到牛、羊、马这些牲口,一般家里的老人也就喂上几只鸡鸭,好点的可以养上几头奶牛。因为都是圈养,卫生条件与38年前那青石板上满地的被雨水打湿的粪便相比,那是好了很多很多。家家户户也有了卫生间,不再是野地里随便挖个深坑来解决。</p> <p class="ql-block">  年三十晚上在堂妹家团年,大年初一是在姑姑家过的。午饭后,姑父爷儿俩和一个开车的老表带我们去游览了洱海在凤羽的源头之地:清源洞、马爷河、三爷泉……。源头的股股清流四季不断,从山间泊泊而出,汇入凤羽河,最终归入洱海。这里的水纯净无比,从山底向上涌出,由高山雪水而来,纯而至净。</p> 去看洱海在凤羽的源头 <p class="ql-block">  这次回老家除了走亲外,还有一个目的是要上山去祭奠一下祖先。我们拜托堂妹帮我们操办上山的事情,费用由我们出。和38年前不同的是坐车上山替代了以前的牵马上山。墓地的野草和山上的野草长得一样高,在寒冷的季节越发显得枯干,大有一触即燃之势。因此当地政府早已严禁祭祖时动用明火,香也只能用生香,也就是放在那里不点燃。这种祭祖没有了38年前本祖庙会的那种烟熏火燎,比较文明。</p> <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三午饭后我们和老家的亲人们依依惜别。回来后想写点东西,记录一下心情,但却迟迟写不下去,因为内心总有些黯然:为不复存在的青石板小路、为乡亲们不再有的菜园子、为亲人在外忙碌顾不上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就想着什么时候能再回到故乡,看一看这个湿地计划是否得以实现?故乡是不是真的会变得越来越美呢?</p> <p class="ql-block">  前年疫情结束放开后,我们和闺蜜两口子一起从四川的西昌、螺髻山温泉瀑布、泸沽湖到云南的沙溪、喜洲古镇,又来到了大理古城,并随堂妹回到老家。上午看望了老家的长辈三叔、姑姑姑父,午饭后和闺蜜穿着堂妹和堂弟媳妇的民族服装,在老家的风景地来了个服装秀。</p> <p class="ql-block">  让我欣慰的是故乡的山水变得越来越美了。虽然那些青石板小路已不复存在了,但曾经被挖得乱七八糟的农田、沟塘现在都已打造成了湿地公园。四年前回故乡心存的疑虑消除了,一路上闺蜜都在感叹:好漂亮,要是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就好了。</p> 变美了的故乡 <p class="ql-block">  人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民族特色的建筑、开满鲜花的庭院,令人十分向往。路遇一队白族大妈,她们也是悠闲地相约一起出行游玩,在她们摆拍的时候,我和闺蜜也加入了她们的队伍。</p> <p class="ql-block">  现在我的手机里储存了很多有关故乡的照片,每当想念故乡的时候,我们会翻出来细细欣赏,手机早已成了我们传递亲情的纽带并相互传递温暖。乡情浓,故乡亲,乡情是一首悠扬的曲,魂牵梦绕;乡情是一个古老的童话,美丽动人;乡情是一坛陈年老酒,清香醇厚。故乡情——心中永远的一份柔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O二五年四月三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