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在矛盾里美美与共😜杭州我来了,我又要走了,西湖永在那迎来送往天下客。</p><p class="ql-block"> 在江南,如果要探寻历史的痕迹,全方位感受江南水乡的韵味,那么,绍兴是避不开的。</p><p class="ql-block"> 3月20日晨,我们向绍兴出发,领略其“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的诗意绍兴的自然之美,也想感受承载着千年文脉的文化绍兴。路上我想到了一个无解之题——<span style="font-size:18px;">到底是人杰地灵,还是地灵人杰,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绍兴一个韵味绵长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绍兴历史悠久,孕育许多杰出的人才。大禹在这里治水,越王勾践在这里卧薪尝胆,王羲之、陆游、王阳明、徐渭等艺术大师在这里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鲁迅、蔡元培、马寅初等大人物以之为故乡……历史上,绍兴出过27名文武状元和2238名进士。现如今,绍兴籍的“两院”院士累计达73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绍兴,一座浸润在黄酒香与翰墨韵中的古城,以“东方威尼斯”的柔波水巷为脉络,串联起鲁迅笔下的乌篷船、王羲之的曲水流觞、陆游与唐婉的钗头凤绝唱。这里既是“名士之乡”,也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从会稽山麓到鉴湖烟雨,众多故事和景点带着我们穿越2500年的越地风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如此人杰地灵之处,谁能匆匆而过便领悟其中滋味?!</span></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鲁迅故里。这可是绍兴最有名的景点了,这里保存了大量与鲁迅相关的纪念地,像百草园、三味书屋这些读过书就熟悉的名字,在这里份外亲切!鲁迅书桌子上的“早”字恐怕他自己也想不到能激励这么多的后来人! </p><p class="ql-block"> 我们走在当年的青石板路上,仿佛听到了三味书屋的戒尺声,看到了先生陶醉在文章里忘记一切地把头拗过来拗过去的情景,发现了百草园的皂荚树,闻到了咸亨酒店的茴香豆香,我忍不住也和铜相孩子们抢起了孔乙己的茴香豆😋🤪😜阿Q先生我没找到,大概刻入了中国人的命脉里了吧?鲁迅祖居的台门建筑群中,刻着“早”字的书桌与周家新台门的雕花窗棂,凝固了绍兴士大夫的生活图景。看着乌篷船,也许当年从“故乡”社戏码头摇向水乡市井的正是这样的船吧?孔乙己的叹息仿佛仍在八字桥头回荡……</p> <p class="ql-block"> 走过现代的鲁迅故里,咸亨酒店的那一碟茴香豆和那一碗酒香仿佛还氤氲在绍兴的空气里。仅相隔二百米的沈园却也是不能放过的文人情怀。</p><p class="ql-block"> 沈园,是一座宋代风格的园林。是南宋风雅的缩影!始为“沈氏花园”,因主人沈括之孙沈园而得名。初仅为私家园林,后历经元、明、清三代修葺,逐渐成为文人雅士的聚会之所,风云聚会多少故事在其中。</p><p class="ql-block"> 占地仅半亩的沈园,不仅因主人的盛名而闻名,更是江南园林的典范,它以小巧精致著称,采用借景、叠石、理水等手法营造空间层次。园内“断桥”“孤亭”“荷池”等元素,暗合宋代文人“以小见大”的审美追求。</p><p class="ql-block"> 沈园里的那堵墙,不知是不是当年那亭子的原物,但被迫离婚后的陆游与唐婉在此偶遇,陆游即兴写下《钗头凤·红酥手》,唐婉悲痛中和词《钗头凤·世情薄》,此后未再相见,三年后唐婉抑郁而终😭这两首词成为流传千古的爱情绝唱。我想起了《诗经》所云:<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沈园因这对才子佳人的故事被赋予超越园林本身的意义,成为“中国爱情园林”的代名词。历代文人墨客在此题咏不绝,现存明清石刻30余处,堪称“石壁上的宋词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现在园里有相印亭,“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身死相许”石碑,还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葫芦池畔的孤鹤轩、断云石上的裂痕,听说晚上有《沈园之夜》越剧演出,水袖轻扬的唐婉跨越千年再现沈园。</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从沈园出来,我们看到当地人“悟了”的一布帆:“我本无心恋红尘,耐何影子落人间”,这是不是陆唐故事的又一种解释。</p><p class="ql-block"> 最后人手一份“乌打面”让大家回到了红尘俗世中。“出发”感冒独自出去看病拿药也用“乌打面”证明能吃就没事,继续出发🤪😜</p> <p class="ql-block"> 来过绍兴,绍兴的风景,是陆游诗中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是王冕墨梅的清气乾坤,是会稽山阴的茂林修竹间,是王羲之以《兰亭集序》定格的魏晋风骨,是鉴湖女侠秋瑾的铮铮铁骨,更是鲁迅笔下“故乡”的深邃底色……从黄酒坛中飘出的千年陈香,到乌篷船橹摇碎的月影,这座城将历史酿成可触摸的生活美学。</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在青石巷弄与历史擦肩时,或许会明白:江南不止烟雨,更有一城风骨。听说鹅池碑的父子合璧,流觞曲水的九曲清溪,仍在延续“一觞一咏”的文人传统。每年三月三的书法节,数百名书家泼墨挥毫,让流动的墨色与永和九年的春风隔空对话。然而不是所有的景点,所有故事我们都能走过听过!今天匆匆走在绍兴,带不走绍兴的一切,只愿“民族脊梁”不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