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山:三千负氧离子里的春日调色盘

新玩童

<p class="ql-block">  2025 年 3 月 30 日 星期日 晴</p><p class="ql-block">  早上七点半,当有轨电车的玻璃上映出第一簇雪白的梨花时,我知道树山的春天已掀开最璀璨的章节。那天,我没有在离景区主入口最靠近的“通安”站下车,而是再乘过了一站下车的。跨过公路的瞬间,扑面而来的不仅是清甜的花香,更有乡野特有的自由气息 —— 这里属于树山景区的边缘地,也有梨园,属于农户的零星自留地,容易进去拍摄。不像景区里一大片一大片的梨花,却被严密又高高的铁丝网拦着。</p><p class="ql-block"> 我在一家又一家的自留地里穿梭,端着相机贪婪地拍着。我拍下了斜逸虬曲枝干上胭脂色花瓣的桃花;拍下了与梨花的素白构成强烈视觉对冲的金黄色油菜花;拍下了梨园边缘,桃花与油菜花恰好形成的三角构图;更有幸拍下了碧绿茶树间,头颈下挂着篓子忙着采摘明前茶的村妇,为多彩的春日油画添上了点睛之笔。</p><p class="ql-block"> 至于树山景区里面,我也去了。我是经过四季悦温泉和树山村委会,从木栈道西入口走起,一直走到我喜欢的地方戈家坞。戈家坞位于树山村东南部,地形曲折幽深,地势层次错落,负氧离子约3000个/立方厘米,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树山村的网红景点。我在那里吃了豆腐花,还坐歇。仅五元钱的代价不仅慰藉了味蕾,更让我得以静赏了云影掠过竹林的姿态。据说戈家坞曾落葬了明代一位戈姓大将军。此外,那里的竹林、书院和廉石也极具乡愁记忆价值。我们合唱团的戈老师就是那里的大户人家出身,或许就是明代戈将军的后裔吧。</p><p class="ql-block"> 转过戈家坞村口的《好彩生活空间》,由大石山路向东,唐家坞的现代烟火气扑面而来。装饰一新的农家乐与咖啡馆等店铺鳞次栉比,年轻人的欢声笑语与茶碗碰撞声交织成春日变奏曲。</p><p class="ql-block"> 算算三个钟头过去,我也该回去了。沿着大石山路折回往西走,我特意走进了现在的《汕哩花境》。五年前疫情最严峻的春日,我与 "七仙八姑" 姐妹们正是在这里,就着许领导请客的牛肉面,用体温焐热了被隔离冻僵的春天。如今的这里,除了外面的院落,里面彻底变了模样,面积向后拓展了。包括店名也改了,记得原来叫《 花径咖啡》。我用手机对着落地玻璃自拍,影像里依稀晃动出当年戴着口罩却笑眼弯弯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走过《树山1号》右转弯,是通向树山景区出口的主干道喜乐路,今年搞了个青年市集。两侧的一个个青年人摆的摊位,带来了古城的文化味、新区的现代感和山村的烟火气。早饭吃得早,不吃点东西要低血糖。我化 9.5 元 买了两枚肉月饼与一枚榴莲月饼充饥—— 它们不仅是午餐,更是居住的这座城市多元文化的味觉注脚。</p> <p class="ql-block">本篇结束,多谢浏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