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经验”之 “共享慢性疑难疾病的中医特色服务” ~女性疑难疼痛义诊和培训在苏州市启动 咨询.400 820 8048

知明

<p class="ql-block">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25年1号文件“关于开展2025年学会党的建设、科学普及、乡村振兴定点医疗帮扶重要工作的通知”精神(附件一),世界疼痛学会2024世界镇痛日“关注疼痛的性别差异”主题宣传思想(附件二),苏州市卫健委2月12日“乡村振兴定点医疗帮扶和龙岗经验项目推广座谈会”(附件三)和吴中区卫健委3月10日“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疼痛专科建设调研座谈会”(附件四)工作部署,苏州市吴中区“乡村振兴定点医疗帮扶”和“龙岗经验”推广项目,中医特色技术精准诊疗“三痛一失相关疼痛”(注:颈肩腰腿痛、风湿关节痛、脑卒中后遗痛、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聚焦女性疑难性疼痛专家义诊和公益培训活动,于4月2~16日,先后在苏州市吴中区光福人民医院、越溪卫生院和吴中区第二人民医院进行。</p><p class="ql-block">此次活动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学专委会、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创新发展联盟和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宣蛰人银质针技术专委会专家团队联合发起,携手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以线上授课和线下义诊培训相结合方式举办。</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一、公益培训活动剪影</b></p> <p class="ql-block">在4月2日义诊培训现场,贾俊平主任联袂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疼痛科方梅主任,与光福医院妇科闫玉琴主任及其团队紧密协作,对先期预约的5位疑似压力性尿失禁相关疼痛女性患者,首先进行了尿常规化验检查。随后,专家团队借助全身红外热成像技术和心率变异检测技术对患者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检查,最终确定了3名适合治疗的患者。完成体征检查后,专家团队针对患者内收肌疼痛部位实施了中医科色技术“细银针导热疗法”的精准治疗。治疗后,3位患者均表示感觉良好,表示满意接受继续治疗。</p><p class="ql-block">4月3日上午,3名女性患者在前来进行心率变异检测后,又接受了针对腰骶部(中医八髎穴)压痛点进行的细银针导热疗法后续治疗。治疗结束后均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希望安排4月4日上午继续进行后续治疗。</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一)红外热成像检测</b></p> <p class="ql-block">上图直观呈现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全身检测的结果,清晰反映了患者的身体状况,为精准诊疗提供了有力支持。</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二)植物神经功能检测</b></p> <p class="ql-block">上图生动地展示了对患者进行植物神经功能检测的过程,这一环节为后续治疗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数据支持。</p> <p class="ql-block">上图详尽记录了植物神经功能检测的结果,为专家团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三)压痛点定位检查</b></p> <p class="ql-block">上图生动展现了专家根据红外热成像图谱显示和患者主诉,对患者进行压痛点体征检查的场景,这一检查步骤对于确定治疗部位起到了关键作用。</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四)细银针导热疗法治疗</b></p> <p class="ql-block">上图真实记录了专家对患者疼痛部位实施治疗的瞬间,细银针导热疗法的精准应用为患者带来了显著疗效。</p> <p class="ql-block">(五)细银针导热疗法操作演示</p> <p class="ql-block">上图演示了对耻骨联合和腰骶部位(中医的八髎穴位置)进针操作及与患者的互动交流过程,对提高患者医从性和增强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六)韩式仪低频治疗</b></p> <p class="ql-block">上图低频治疗是一种使用低频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主要通过电刺激来兴奋神经肌肉组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抑制感觉神经的兴奋性,从而达到镇痛和改善微循环的效果。这种方法适用于治疗腰椎扭伤、关节韧带损伤、肌肉萎缩等疾病。</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七)MR混合现实技术治疗</b></p> <p class="ql-block">以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为代表的虚拟成像技术,恰似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数字虚拟世界与物理真实世界之间的界限之门。通过智能可穿戴交互设备,这些技术能够根据具体场景,特别是在针对全身疼痛伴躯体化症状患者的治疗上,MR混合现实技术的应用,为精准医疗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之光。</p> <p class="ql-block">在实际病例应用中,MR混合现实技术为全身疼痛伴躯体化症状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方案。通过将虚拟信息与现实环境相结合,医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例如,在一次治疗过程中,医生利用MR技术,将患者的疼痛部位以三维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叠加显示相关神经分布情况,使医生能够准确地定位问题所在,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治疗,患者反馈治疗效果显著,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二、公益培训专家团队介绍</b></p> <p class="ql-block">尚鸿生,男,主任医师(疼痛学)。</p><p class="ql-block">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疼痛推拿中心学科带头人。</p><p class="ql-block">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创新发展联盟疼痛专科建设集群负责人。</p><p class="ql-block">曾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兼职教授。</p><p class="ql-block">学术任职:</p><p class="ql-block">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p><p class="ql-block">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p><p class="ql-block">兼任软组织疼痛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p><p class="ql-block">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p><p class="ql-block">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p><p class="ql-block">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p><p class="ql-block">深圳市疼痛质控中心副主任。</p><p class="ql-block">中国疼痛学杂志通讯编委。</p><p class="ql-block">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p> <p class="ql-block">钱建学,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p><p class="ql-block">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苏州市人大代表</p><p class="ql-block">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p><p class="ql-block">兼任肌骨超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p><p class="ql-block">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针刀疼痛康复分会副会长</p><p class="ql-block">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p><p class="ql-block">江苏省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党小组组长、可视化针刀学组组长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p><p class="ql-block">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p> <p class="ql-block">贾俊平,男,主任医师,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原院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学专业委员会软组织疼痛精准诊疗模式专家义诊和公益培训团队核心成员、脑卒中后遗症(痛)精准诊疗首席专家。学术任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委;宁夏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分会主任委员;宁夏医学会疼痛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间中医医药协会宣蛰人银质针疗法专业委员会常委。专家特长:2008年师从著名软组织疼痛诊疗专家、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王福根教授,率先在宁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创建了自治区第一个重点疼痛优势医学特色专科。有30年骨科和软组织疼痛临床和科研工作丰富经验,精于软组织疼痛精准诊疗方式方法运用,擅长运用细银针松解导热疗法对脑卒中后遗症(痛)及软组织疼痛的微创治疗。</p> <p class="ql-block">方梅,女,硕士研究生,主任医师,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疼痛科主任。</p><p class="ql-block">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苏州市医学会疼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学分会红外热成像专家委员会委员。曾进修于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疼痛科,2007年10月开设了疼痛门诊,为苏州地区较早从事疼痛诊疗工作的人员之一。</p><p class="ql-block">先后开展了侧隐窝阻滞、椎旁阻滞、眶下神经阻滞、颈腰椎小关节注射、高位硬膜外阻滞等。对常见疼痛疾患可较好地进行鉴别诊断;开展了银质针、小针刀行软组织松解术;较好地将超声技术应用到疼痛诊疗中,如超声下肩周炎的注射治疗、超声下颈椎神经根阻滞、超声下外周神经卡压的治疗等;开展了鞘内吗啡泵植入术、经半月神经节行三叉神经射频毁损术、腹腔神经毁损、脊神经背根节射频治疗等疼痛介入治疗技术。这些技术的开展完善了疼痛学科的建设,提升了学科在医院的整体地位。先后参与两部疼痛诊疗著作的编写工作,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多篇。</p> <p class="ql-block">刘子明,科普专家,公益志愿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学专业委员会软组织疼痛精准诊疗模式专家义诊和公益培训专家团队领队。</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61789部队原副部队长。</p> <p class="ql-block">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相关疑难疼痛的诊疗,不仅关乎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也关乎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更体现了中医传统技术的创新和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进步。此次活动通过细银针导热疗法的精准诊疗,结合多学科协作,展现了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的深度融合。</p><p class="ql-block">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有类似症状,欢迎拨打热线咨询:400 820 8048,以便了解更多相关信息。</p> <p class="ql-block">附件1:</p> <p class="ql-block">附件二:</p> <p class="ql-block">世界镇痛日(国际节日)</p><p class="ql-block">国际疼痛学会决定从2004年开始,国际疼痛学会将每年10月的第三个周一设立为“世界镇痛日”。1</p><p class="ql-block">作为每个人一生中体验最早、最多的主观内在感觉———“疼痛”,是人类经常遇见的问题。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疼痛的认识比较片面,认为疼痛只是疾病的症状,只要疾病治好,疼痛就会消失,所以还有众多患者正在忍受着疼痛的折磨。</p> <p class="ql-block">附件三:</p> <p class="ql-block">附件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