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陈氏家族</b></p><p class="ql-block">我的祖先是在明朝从湖南移民到重庆地区的。父亲的曾祖父陈朝钰(1852—1906)决定改变世代务农的命运,在永川松溉经营起“源顺庆”商号。到了父亲的祖父陈海门(1880—1950),“源顺庆”已经是松溉的最大商号之一。</p><p class="ql-block">陈海门在积累了雄厚资本后,认识到品行和人格的高贵来自知识和教养,就把我爷爷和他的兄弟妹妹都送到最好的学校。</p><p class="ql-block">爷爷陈文镜十八岁考进了湖南湘雅医学院。很长一段时间,我对爷爷的身世毫无了解。我只知道他是一名外科医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知道我要出国留学以后,他马上到银行取了钱,为我买了一只精致的镂花金戒指,上面镶了一块八角形的红宝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时期,爷爷是重庆宽仁医院的外科主任。一九三八年二月日军对重庆大轰炸,重庆救济联合办事处派爷爷到曾家岩分院任院长,奶奶任护士长。父亲是家里最大的孩子,负责去医院送饭给日夜工作的爷爷和奶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爱看“抗日神剧”,不管拍成什么样他都看得津津乐道。我回家看他,能一起做的事情不多,就只好陪着他看神剧。我突然悟到父亲每天坐在电视机前,是在“看死”他少年时代想炸死的日本鬼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女一辈子,我们从未用语言交流过感情。除了母亲,父亲不对任何人打开心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阴差阳错都是命中注定</b></p><p class="ql-block">一九三九年我爷爷所在的宽仁医院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下,发生了一场毁灭性的火灾,之后迁到了歌乐山。不久,上海国立医学院也迁到了歌乐山,我母亲也跟随她的父母搬到歌乐山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阴差阳错地成了母亲的同班同学,还分在同一个苏式八人自习小组,坐在同一个桌角。</p><p class="ql-block">人的存在真是十分偶然的奇迹,你的父母如果没有遇见,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你了。也许对每个人,这都是一件差点儿就不可能发生的事吧。</p><p class="ql-block">我想起一首辛波斯卡的诗歌《一见钟情》。</p><p class="ql-block">我从英文翻译过来,纪念父母的相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母亲的担忧</b></p><p class="ql-block">母亲的表哥阿伦是一个天才,在小学和中学的时候都连连跳级。他带母亲去街上走一圈,就能分毫不差记住每一栋楼有多少层、门前有几棵树,回家准确无误地画出来,半扇门窗都不多不少。</p><p class="ql-block">阿伦在大学期间发了精神病,毕业后有一天被精神病院的车接走了,母亲再也没见过他。</p><p class="ql-block">母亲的大舅舅也是一名才华横溢的画家,他冬天作画、教书、办画展,一到夏天就发精神病,后来割腕自S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母系家族中的男性有精神分裂症的历史 ,母亲是研究神经药理的,从哥哥出生起她心里就埋下了这个隐患。当她看到哥哥传承了大舅舅和表哥的艺术细胞时,便更加愁肠百结。哥哥写得越好、画得越好,她就越觉恐惧。</p><p class="ql-block">有幸地,那个精神分裂症的基因错过了哥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母亲在晒台上</span></p> <p class="ql-block"><b>因为爱</b></p><p class="ql-block">大概在七八年前,母亲坐在卧房的小书桌前发呆,一本打开的书上画满了线,她的健忘症已经发展到无法享受阅读了。</p><p class="ql-block">她说喜欢这个阳台,但是让我们都千万别用力靠在栏杆上,万一豆腐渣工程掉下去就没命了。我直觉感到母亲在思量生死,感到震惊与恐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病房后,我把CT结果告诉了二姨和小姨。小姨发信说:“根据你妈的情况,舒服地走比活着受煎熬好。你爸硬拉着她,太自私了,劝劝他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不罢休,鼓起勇气跟他说,妈妈太苦了,不要治疗了。父亲不看我,也不作声。</p><p class="ql-block">母亲自始至终没有提出要提前结束这场磨难,那是求生的本能吗?还是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选了这张照片不是为了记住,而是为了忘却——他想用母亲最美好的样子去冲淡她被病魔摧残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摘自陈冲《猫鱼》</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