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到了四月,又该吃野生曲曲菜了。</p><p class="ql-block">近年来,我曾走过田间地头的许多地方,想挖点野生曲曲菜,尝尝那难以忘怀的野生曲曲菜的味道,往往是乘兴而去,扫兴而归。</p><p class="ql-block">我的少年时期的清明节前后,一部分野生曲曲菜刚刚出土 ,下午放学后或者是礼拜天,经常会和街坊邻居的几个小伙伴一起擓着篮子,拿着小铲子,到村外的田野挖曲曲菜。</p><p class="ql-block">东瞅瞅,西望望。只要看到一个或几个曲曲菜的尖芽,便会一阵欣喜,愉快地走向前去,蹲下身来,左手轻轻地捏着曲曲菜的叶子,右手拿着小铲子,向下深深地使劲一挖,左手轻轻一掂,曲曲菜和它那白白嫩嫩的两三寸长的根茎便出来了。放入篮子,再去寻找下一颗曲曲菜。</p><p class="ql-block">这时候的曲曲菜有一部分还没有出土。已出土的又是那么娇小,半下午只能挖小半篮。显得特别金贵。用清水洗净。等玉米面糊涂快熟的时候,放入锅中,几分钟就煮好了。</p><p class="ql-block">放有曲曲菜的玉米面糊涂不仅黄绿相间,样子更好看了,而且饱含着曲曲菜特有的微苦带甜的清香味道。晚饭舀糊涂的时候,我经常会把筷子伸向锅中,旋转一圈,把捞出来的曲曲菜放入自己的碗里……</p> <p class="ql-block">到了五一前后,地里的野生曲曲菜多了起来,也长大了。河渠边,小路旁,庄稼地里随处可见。一片片绿绿的,茁壮的,繁茂的曲曲菜讨人喜欢, 惹人爱怜。</p><p class="ql-block">野生曲曲菜的叶子一层一层的,呈放射壮;窄窄的,长长的。叶子的边缘像锯齿一样,但并不扎手。</p><p class="ql-block">野生曲曲菜和一种不能食用的木莲子长得有点像,但木莲子的叶子颜色比较浅,叶子看上去也光滑一些。为了不让孩子们挖错了。不知是谁还编了关于木莲子的顺口溜。“木莲子,今天吃了明天死,后天墙上贴白纸。……”</p><p class="ql-block">野生曲曲菜的根茎已经长老了,不可食用。到了地里,瞅准一片曲曲菜,蹲下身子,小铲子挨着地皮,用力一铲,一回就是一小把,用不了多长时间和,就可以挖到一大蓝或者一箩筐。</p><p class="ql-block">这时的野生曲曲菜挖的多了,吃法也多了起来。焯水后,可以继续放入玉米面糊涂锅。还可以加盐和醋凉拌,可以蒸玉米面曲曲菜窝窝头。烙玉米面小鏊馍等等。无论怎样吃,都有一种微苦清香的味道。这种味道招人喜欢,让人待见。也容易让人上瘾。几天不吃,就馋得不行。</p> <p class="ql-block">到了六月收麦子前,野生曲曲菜大部分已经长老了。需要挑选那些还比较嫩的采挖。直到曲曲菜开花了,不能挖了为止。</p><p class="ql-block">挖一大箩框老曲曲菜,背回家中,倒入猪圈。站在煮圈旁边,看自家的猪一边呼噜呼噜的美美的大口地吃着,一边得意地哼哼着。心里也会泛起一种甜蜜的幸福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听老人们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村庄周边的地里的曲曲菜不仅随处可见,而且长得特别茂盛。好像是上天专门派它们来拯救饥饿的庄户人似的。</p><p class="ql-block">当时的野生曲曲菜不仅填饱了村里人饥肠辘辘的肚皮,还引得沁河南的乡亲们来我们村挖曲曲菜。</p><p class="ql-block">社员们受生产队长派遣,赶着马车,由妇女们挖好曲曲菜,晾半天,杀杀水气,装包和麻袋,再用马车拉回本村的大食堂做给大伙们吃。其中沁河南有两个姑娘在挖野菜归程中,分别和我们村的两个青年小伙相知相爱,成就了两对美满的姻缘,一时被传为佳话。</p> <p class="ql-block">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野生的曲曲菜越来越少了,离我们越也来越远了。是城市的无序扩张?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还是拖拉机把地犁的太深了,犁断了曲曲菜的根茎,埋葬了曲曲菜的种子?百思不得其解啊!</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市场上有时也会有人卖曲曲菜。这种曲曲菜是大棚里种出来的。少了日月的精华,多了科技与狠活。与当年的曲曲菜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p><p class="ql-block">曾经的野生的曲曲菜在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解决了多少人的饥饿问题,救了多少人的命?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p><p class="ql-block">野生的曲曲菜里蕴含着当年农村人生活的苦涩和甜蜜,寄托着乡亲们的希望和梦想,也在我的心里留下了太多的难以忘怀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