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2025年4月2日,在一个阳光透过淡薄云层,洒下清冷光辉的清晨,我又一次步入了龙华烈士陵园。这里,是一座精神的丰碑,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往昔的壮烈与不朽。</b></p> <p class="ql-block"><b> 踏入陵园,映入眼帘的是那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高高耸立,直插云霄,仿佛是烈士们不屈的脊梁。碑身上的金色大字,在微光下闪耀,那是历史的铭记,是对他们奉献与牺牲的永恒赞歌。周围的松柏,像是忠诚的卫士,静静地守护着这片英灵安息的土地。</b></p> <p class="ql-block"><b> 桃花在龙华烈士陵园附近被赋予了新的意义。1934年春,龙华狱中的革命志士为纪念死难烈士写下了“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的诗句,表达了他们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牺牲烈士的深切怀念。</b></p> <p class="ql-block"><b> 沿着通往龙华烈士纪念馆的道路前行,我的目光被道路两旁盛开的桃花吸引。那桃花红得夺目,红得惊心,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宛如一片燃烧的火海。一瞬间,我的心猛地一颤,这通红的桃花,不正像是烈士们流淌的鲜血染成的吗?它们热烈地绽放着,似乎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充满热血与牺牲的历史,也象征着烈士们的精神如同这烂漫的花朵,永远鲜活,永不凋零。</b></p> <p class="ql-block"><b> 纪念馆里,陈列的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带着岁月痕迹的文物,将往昔的峥嵘岁月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年轻的烈士,他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为了理想和信仰,无畏地冲向枪林弹雨,倒在血泊中却仍目光坚定。他们用生命为我们铺就了通往和平与自由的道路,这份恩情,重如泰山,深似海洋。</b></p> <p class="ql-block"><b> 值得欣慰的是,今日陵园中纪念先烈之人络绎不绝。年轻的学生们,脸上带着对历史的敬畏与求知欲,认真聆听着讲解员的每一句话,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是对先烈精神的传承渴望;威武的军人身姿笔挺,庄重地向烈士们行礼,他们肩负着保家卫国的使命,对先烈的敬意深沉而炽热;还有幼小的儿童,在老师的带领下,小心翼翼地献上手中的鲜花,那纯真的面容上满是懵懂的敬重。据了解,预约参加纪念仪式的日期,已经排到了4月12号,这源源不断的人流,正是人们对烈士缅怀与追思的生动体现。</b></p> <p class="ql-block"><b> 带着满心的崇敬与感动,我来到了龙华骨灰馆。这里,安放着我至亲的家人——父母(孟波、严金萱)、大伯(孟君谋)、姑妈(孟一如)和叔叔(孟澄)的骨灰盒。他们都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投身革命的老战士、老革命,在那风雨如晦的岁月里,怀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热爱,义无反顾地踏上革命征程。</b></p> <p class="ql-block"><b> 他们曾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或在隐秘战线传递情报,为革命事业默默奉献;或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奋勇杀敌,用生命捍卫着心中的理想;或以文艺为武器,为抗战救亡、解放全中国而不懈奋斗;或在上海解放接管时参与建立公安局。他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是家族的骄傲,更是国家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篇章。</b></p> <p class="ql-block"><b> 他们的遗愿,是让自己的骨灰与革命烈士紧紧相依。在他们心中,能与并肩战斗过的英烈们相伴,是最后的夙愿,也是对革命精神的延续和坚守。不置墓地,只安放在这龙华烈士陵园的骨灰馆,他们的灵魂便与这片承载着无数热血与牺牲的土地紧密相连。</b></p> <p class="ql-block"><b> 在龙华骨灰馆深处,是国民党龙华监狱旧址,上海革命故事讲述团曾组织我们参观。监狱的牢房阴湿狭小,刑讯室内老虎凳、皮鞭等刑具,显现出国民党的凶残险恶,考验着革命者的意志和信仰。</b></p><p class="ql-block"><b> 我的二舅袁超俊曾被关押在这里,宁死不屈,后被党组织营救出狱。抗战时期,曾任周恩来的侍卫长。</b></p> <p class="ql-block"><b> 站在存放他们骨灰盒的位置前,往昔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父亲宽厚的手掌,曾牵着我走过无数个春夏秋冬;母亲温暖的怀抱,是我童年最坚实的依靠;大伯的爽朗笑声、姑妈温柔的叮嘱、叔叔忙碌的身影,也一一在我脑海中浮现。他们的音容笑貌,仿佛还在昨日,可如今却已阴阳两隔。在这寂静的骨灰馆里,我轻声诉说着对他们的思念,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里,一切安好。</b></p> <p class="ql-block"><b> 今天的龙华之行,是对我灵魂的洗礼。在缅怀烈士的同时,我也悼念了自己的亲人。他们虽已离去,但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爱,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成为我前行的动力。我会带着他们的期望,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先烈先辈的精神,勇敢地走下去,让生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不辜负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更不能忘却他们用一生诠释的革命精神和家国情怀。</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文字 摄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孟惠惠</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