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散文

👦 文 华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人间四月天》</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月的风从山那边翻过来时,带走了最后一丝料峭。那风先是试探性地掠过枯黄的草尖,继而大胆地摇晃起光秃的枝丫,最后竟放肆地钻进人们的衣领,带着湿润泥土的气息。我站在田埂上,看见整个春天正在完成一场盛大的交接——白玉兰褪去了雪白的袍子,在树下铺就一层带着淡香的地毯;紫玉兰收拢了紫砂壶般的花盏,那些凋零的花瓣打着旋儿落下,像一群跳完最后一支舞的芭蕾演员;而新叶已经迫不及待地爬上枝头,像一群踮着脚尖的绿衣童子,在阳光下展示它们嫩得能掐出水来的新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油菜花是最不矜持的。它们把整片田地都染成了梵高的调色盘,金浪翻滚间,能听见阳光与花瓣碰撞的脆响。这金色如此浓烈,以至于站在田边久了,眼前会浮现出流动的金色光晕。那些从南方赶来的蜜蜂,翅膀上还沾着三月的雨水,此刻正醉醺醺地跌进花蕊里。它们毛茸茸的后腿很快就沾满了金粉,像穿着蓬松的灯笼裤。这让我想起童年用麦秆吮吸花蜜的午后,甜味能顺着喉管滑进记忆最柔软的褶皱。那时的阳光也是这样慷慨,把我们的影子拉得老长,像是要把整个春天的甜蜜都储存起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寺的桃花开得正好。说是开,倒不如说是从枝头喷涌出来的。远望如粉雾缭绕,将青灰色的山体装扮成待嫁的新娘;近观才知每朵都在用尽全力——五片薄绢似的花瓣舒展成降落伞的弧度,仿佛随时准备带着整个春天飞向天空。花蕊里探出二十余根金丝,顶端缀着比芝麻还小的蜜囊,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风过时,整棵树都在簌簌地笑,抖落几片花瓣,恰巧停在我的肩头,成为春天颁发的勋章。树下已经积了一层粉红的地毯,踩上去悄无声息,却让人莫名心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栾树的新芽确实像逗号。这些蜷曲的嫩绿小团,让人疑心是谁把稿纸上的标点随手撒在了枝桠间。再过些日子,它们就会舒展成羽状的复叶,在夏日的热浪里投下斑驳的阴凉。而柳条则更妙,初生的柳芽像婴孩攥紧的小拳头,让人忍不住想轻轻掰开看看里面藏着什么秘密;稍长些的便舒展成仕女的黛眉,在春风里描摹着柔美的弧线。最动人的是那些完全舒展的,叶片边缘还带着锯齿状的稚气,阳光穿透时,能看清叶脉里流动的翡翠。柳絮已经开始在枝头集结,再过不久,它们就会像雪花一样飘满整个城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溪边遇见今年第一只青蛙。它蹲在睡莲叶上,墨绿的背脊随着呼吸起伏,喉囊鼓成透明的气泡。当我靠近时,它猛地跃入水中,溅起的水珠在阳光下变成了一串散落的珍珠。这让我突然明白,四月的魔力在于它让所有生命都变成诗人——蚂蚁用触须写十四行诗,在泥土上留下蜿蜒的韵脚;雨燕用尾羽画五线谱,在蓝天谱写着飞翔的乐章;连沉默的蚕宝宝都在桑叶上咬出韵脚分明的诗行,沙沙作响是它们独特的朗诵方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幼时养蚕,总要偷母亲装雪花膏的瓷盒。蚕卵像褪色的罂粟籽,在棉花絮里安静地等待某个黎明突然扭动成黑线头般的蚁蚕。我们会为它们采摘最嫩的桑叶,看着它们一天天变得透明,最后在某个清晨发现它们已经把自己裹进了银色的茧里。如今城市的孩子大约再难体会,当蚕开始吐丝时,那种看着月光在蚕茧上织出银纱的震颤。那种对生命的敬畏与期待,是四月赐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暮色渐浓时重读林徽因。纸页间的四月正与窗外的四月相互应和——樱花在风里翻飞成粉雪,每一片花瓣都在演绎着最后的华尔兹;晚霞给云朵镶上金边,像是上天在展示它最得意的水彩作品;而不知谁家檐下的新燕,正用呢喃修补去冬破损的巢,它们衔来的不仅是泥巴和草茎,还有对未来的承诺。忽然懂得"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何要落在"希望"上,因这季节本就是造物主写给光阴的情书,每个标点都在诉说:活着真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月的夜晚,空气中飘荡着槐花初绽的甜香。远处传来布谷鸟的啼叫,一声声催促着农人播种。我想起老家屋后的那棵老梨树,此刻应该正披着满树的白花,像一位穿着婚纱的老妇人,在月光下回忆着青春。这样的夜晚适合煮一壶新茶,看茶叶在杯中舒展成四月的样子,然后静静地等待,等待下一个黎明带来更新鲜的春天。因为四月就是这样,它永远年轻,永远充满可能,就像林徽因诗中写的那样,是爱,是暖,是希望,是人间的四月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