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日,我在整理一间杂屋时,从一角落翻出一物件:四齿铁耙。</p><p class="ql-block"> 放眼瞧此物:锈迹斑斑中带着浓厚的历史沧桑感。我自然认识此物,它是我家大概三十年前的工具。貌似我曾经还使用过它。</p><p class="ql-block"> 就那么瞄上一眼,我便相中了这把四齿铁耙。不是它有着那股令人还旧的魅力,也不是它的出现能勾忆出从前的点点滴滴;我看中的是它的做工中所体现出来的匠心。</p><p class="ql-block"> 当今,我们把什么什么匠人的名号常挂在嘴边,以为自己就是某种手艺、工艺上的社会传承人。可一看其作品或是其产品,才发现它们离匠人的名号差的不是一点点。说露骨点,这些所谓匠人的吹嘘品只是一种我们生活里的易耗品而已。</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不信,就看看我身边的这两把四齿铁耙就明白。</p><p class="ql-block"> 两把四齿铁耙中掉了一个铁齿的是我去年从集市上淘来的,花了六十八元。其小贩信誓旦旦吹嘘其耙多么的牢靠与轻便。</p><p class="ql-block"> 提在手里,毫无份量。其形修长,秀气中带着点弱不禁风的气势。稳妥妥的一位空腹秀才。果然,轻是轻便的很,可牢靠就要打骨折了。两块地没挖完,四齿变三齿,真是好东西。邻居嘲笑我使用不当,你去找小贩理论,定会被奚落。我也就只好把它当三齿耙来使用了。</p><p class="ql-block"> 一直到今天我翻出的这把应该是某位铁匠大师打造的四齿铁耙,才知当今的一些流水作品是何其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p><p class="ql-block"> 你看这把锈迹斑斑的四齿铁耙:其造型古朴中带着圆滑,壮而不显累赘 ,短而不见局促;于沧桑中不露衰感,于寂寞里不显无人问津中该有的漠愁……再一提起它,似饱含着无尽的岁月留痕而沉甸甸的很是打手。</p><p class="ql-block"> 我兴冲冲把新时代的“三齿耙”的耙头转嫁于这个老旧四齿铁耙上,并从此爱上了它。</p><p class="ql-block"> 由此我们从中发现了点什么。我们或许走在了一条新道上,可我总在叫嚣着什么都贬值了:学历贬值了;金钱贬值了;人的思想道德贬值了……</p><p class="ql-block"> 可我们却不知我们到底是哪里被贬值了。</p><p class="ql-block"> 究竟是谁在贬值,我们一直在探索中却又毫无目的的在瞎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