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洼的回响(小说)

侯永生

<p class="ql-block">第二十三章</p><p class="ql-block"> 北洼公社书记杨文忠在插队知青靳尚德写的《关于在吴家营村建立青年共产主义农庄的报告》上批道:大雄同志,我看此份报告可行。是否在你村选一块地,让知识青年们搞小范围的实验。具体如何做,可结合你村的实际,并同知青同志们商量后实行。</p><p class="ql-block"> 看到杨文忠的批示,吴大雄有些惊讶,杨书记,你觉得他们的想法可行?杨文忠笑起来,怎么就不可行呢?报告可行,实际可行不可行,你让他们做了不就知道了?吴大雄伸出大拇指,高,实在是高!确实,杨文忠只说报告可行,没说此事可行。可行不可行,试了才知道。</p><p class="ql-block"> 杨文忠收起笑容,大雄,说实在的,你准备让他们如何去做?吴大雄说,这个问题,我接到小靳的报告后就考虑了。我想,把我们村北那个废弃的“台田院”拿出来,再维修一下,给他们做“共产主义农庄”用。杨文忠问,是不是那个整修“台田”时盖的院子?吴大雄答,就是那个。</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问题上,吴大雄有自己的小算盘。他想,那个“台田院”放着也是放着,而且越放越荒芜,还不如把它利用起来。再说,插队知青就那几个人,他们再折腾还能折腾出什么花儿来?让他们集中居住,一起劳动还好管理。他还计算过,搞那个所谓的“共产主义农庄”不但不会多花钱,还能节约钱。他听说,国家给插队知青的“安家费”马上就要下来了。如果知青们有了“家”,“安家费”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归村里了。最主要的是,同意知青们搞“共产主义农庄”的实验,既迎合了上级领导,又支持了新生事物,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当然,这些话不能跟杨文忠说,也不能和其他人说。</p><p class="ql-block"> 杨文忠斟了口茶水,缓慢地说,我记得,那个小院是1964年农业学大寨时盖的,那会儿我还没来,公社书记是齐永辉。吴大雄连声道,是的,是的。那会儿齐书记领着大伙儿没日没夜地学大寨。我们村北那一大块地带有碱性,齐书记听说修建“台田”可以有效压制盐碱,就带着我们修起了“台田”。为了能早日完成任务,那会儿还“挑灯夜战”,晚上都不休息,真是拼了。因为那里离村子比较远,特别是夜战时社员们上下工不方便,村里就盖了那处院子,有那么十几间屋,供大家临时休息的。杨文忠嘱咐,你们先找人把那个院子维修维修,起码要能住人,要能生火做饭。吴大雄连连点头。</p><p class="ql-block"> 回到吴家营,吴大雄把村党支部副书记兼大队长吴国兴找来,让他看了杨文忠在靳尚德报告上的批语。吴国兴看后说,杨书记还真同意让他们搞那种实验?吴大雄说道,我看也不错,咱们可以把村北那个“台田院”拿出来让他们用。吴国兴表示同意。不过,他又提出,只是那几个知青不行,还要有贫下中农的代表领着他们干。吴大雄听了高兴地说,你这个想法好,这样也显示出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你看谁合适?吴国兴思索了一下说,那谁,吴铁门算一个,吴红军也算一个。吴大雄抬头看了看吴国兴,笑着说,你是不是早有考虑呀,人选得挺准,一老一少,搭配得不错。吴国兴也笑起来,我也是临时想到的。</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队长吴光见到靳尚德,对他说,小靳,你和张鲲跟着我,咱们去村北的“台田院”。靳尚德问,去那干什么?吴光说,大队吴书记让去的。靳尚德“哦”了一下,也没再多问。等他和张鲲跟着吴光来到生产队的场上,看到吴铁门正在套马车,马车上装着一些铁锨,稿,耙子等劳动工具。见队长来了,吴铁门说,都准备好了,咱们走吧。吴光看了看,问道,红军还没来?正说着,吴红军就到了。吴光招呼道,上车吧。</p><p class="ql-block"> 吴铁门赶着马车,拉着吴光,吴红军,靳尚德,张鲲四个人,走了大概有半个小时才到那个“台田院”。</p><p class="ql-block"> “台田院”的大门也没有锁,只是虚掩着。等马车停下后,吴光跳下车,把那两扇木头做的大门打开,吴铁门赶着马车进了院子。这个“台田院”说是“小院”,其实可不小,有十几亩的样子。院子的前面是一大片空地,后面有一长排的房子,左右两边还各有两间房,为伙房和库房。</p><p class="ql-block"> 靳尚德从马车上下来后,跟着吴光逐个查看房子。当他看到每间房都是门窗损坏,墙皮脱落时,不由问吴光,队长,这儿的房子怎么这么破?吴光看了看他,说道,有七八年没人住,没人管了,能不破吗?房子是要住人的。再好的房子,多年没人住也不行。再说,这儿的房子本来就是临时性的,盖的时候就有点凑合。靳尚德又问,咱们来这儿干什么?是要修这儿的房子吗?吴光笑着说,你小子挺聪明的,书记就是让咱们来修房子的。</p><p class="ql-block"> 等把房子全部查看完了,吴光把几个人召集到一块儿,说道,咱们都看了,这个“台田院”里的房子太破了。不光是门窗破损,墙壁脱落得也很厉害。这样的房子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修理好的。说到这儿,他停顿了一会儿,继续说,这样的活儿,光凭今天带来的几样工具,还有咱们这几个人是干不了的。咱们先回去,等我向书记汇报了再说。</p><p class="ql-block"> 回村以后,吴光找到吴大雄,向他汇报了“台田院”的情况,并提出,要修缮好“台田院”,不仅需要木匠,瓦匠,还需要白灰,水泥,沙子,木料等。听了吴光的汇报,吴大雄笑起来,你说的情况我早就了解。我今天让你去,目的就是让你实地查看一下,心中有个数。我问你,如果大队全力支持,你准备用多少天把那些房子修好?吴光思索了一下说,如果人员,物资等都能到位,最多一个月就完成任务。吴大雄摇了摇头说,一个月有点长了,二十天,怎么样?吴光也没犹豫,行,就二十天,但我有个条件。吴大雄瞪了他一眼,你小子还讲条件。说吧,什么条件?吴光也不客气,我们二十天完成任务,但是大队要按三十天给我们记工分。吴大雄挥了挥手,好,这个条件我答应。其实他心里情楚,无论多少天,大队只给记工分,不给分红。社员们还要到各自的生产队参加分红。吴大雄又说,你这些天去“台田院”,队里的事儿先让副队长冒发负责吧。</p><p class="ql-block"> 这样,吴大雄说,明天我就让大队往那里送白灰,水泥,木料等。后天你们就开工,争取在二十天之内完成。吴光点头说,行,听书记的。 吴光临走时,吴大雄对他说,你把小靳,靳尚德给我找来。吴光回了一句,好嘞。</p><p class="ql-block"> 看到靳尚德,吴大雄直接告诉他,你那份报告杨书记批了,同意你们搞青年共产主义农庄的实验。大队也商量了,拿出村北那个“台田院”让你们用。靳尚德有些激动地说,谢谢吴书记,谢谢杨书记。吴大雄朝他摆了摆手,也别这么客气。说实话,你们那么做也是在完成我们这代人年轻时的一个理想和心愿。靳尚德马上表态说,吴书记,我们一定好好干,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吴大雄又说,你们队长准备带人去修房子,你和其他的插队知青也去。自己亲手修好的房子住着更珍惜。靳尚德回了句,好的,书记,听您指挥。</p><p class="ql-block"> 这天晚上,吴小愣听说靳尚德他们要去修理“台田院”里的房子,修好后还要在那儿住,就吓唬他们,那个院的房子里可有“鬼”,你们敢住?靳尚德说,我们今天刚去过了,哪有什么“鬼”?吴小愣诡秘地一笑,哪有白日见鬼的?夜里“鬼”才出来呢。张鲲听了也感觉有点害怕了,你见过那的“鬼”?吴小愣真让他说愣了,半天才说,我也是听人家说的。靳尚德豪气地说,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鬼”!都是自己吓唬自己呢!你们老说那个“六郎岗”上有“阴兵”,谁见过呢?吴小愣一听这个来了精神,真有人见过。咱们村的那谁,吴铁门,铁门叔就见过。你不是说,靳尚德追问,只有阴天下雨的夜晚那些“阴兵”才出来巡逻吗?谁会在那样的夜晚上“六郎岗”?吴小愣有些让他问急了,说道,不信你们去问铁门叔!</p><p class="ql-block"> 两天以后,靳尚德他们跟着吴光来到了“台田院”。紧跟着他们的是从各个生产队召集的木匠和瓦匠,有十几个人。他们队的吴铁门,吴红军等也来了。见人到齐了,吴光说,咱们这样,先集中兵力,整理好五间房子,让知青们先住进来。吴光刚说完,一个长相英俊,背着木匠箱子的社员发话了,吴队长,咱们在哪儿吃饭呢?离村这么远,总不能中午还回家吃吧?来回折腾就干不了什么活儿了。吴光笑起来,跃进这个问题吴书记早想到了。给咱们做饭的两个女社员马上就来。不过,每天只管中午一顿饭,早饭和晚饭在家里吃。那谁,吴光用手指了指站在前面的两个男社员,叫着他们的外号,大嘴,麻子,你们俩个去东边的伙房,赶紧把炉灶修好,等人家来了好做饭。好嘞,两个人说着拿着工具去了伙房。</p><p class="ql-block"> 吴队长,吴大哥,我们来了!一个清脆的女生在吴光背后响起。吴光转过身,有些惊喜地说,曼玲,你怎么来了?是你爹让你来的?吴曼玲是大队长吴国兴的闺女,也是刚从县里高中毕业的。她听了吴光的话,笑了笑说,我也要为咱们青年共产主义农庄做贡献呀!吴光调侃地说,你一个“大小姐”会做饭?吴曼玲回击道,谁是“大小姐”呀?再说,“大小姐”就不会做饭了?说到这儿,吴曼玲向马车上招招手,素莲婶子,下来吧。见吴曼玲招呼自己,高素莲从马车上跳下来。</p><p class="ql-block"> 婶子,你也来了?吴光开玩笑说,我嘉诚叔愿意让你来吗?听了吴光的话,高素莲那粉白的脸蛋上泛起一朵红愠,说道,干活儿挣工分,咋就不让来了?吴光连声道,对,对,干活儿挣工分。吴曼玲朝着吴光说,队长,快让人把马车上的东西卸下来吧。</p><p class="ql-block"> 马车上装的东西可不少,有白面,玉米面,高粱米,红薯,白菜,土豆,粉条,鸡蛋,食用油等。吴光问,曼玲,婶子,中午准备做啥饭?吴曼玲看了看高素莲,婶子,你说呢?高素莲笑了笑,第一顿当然要吃好点,烙饼,炒鸡蛋,棒子面粥,怎么样?大家听高素莲这么说,都高兴地叫起好来!</p><p class="ql-block"> 下午临收工时,吴光突然想起来,这么多东西,又是工具,物料,粮食啥的,不能没人看管。靳尚德说,队长,让我和张鲲留下来看管东西吧,反正我们都是小青年,没家没业的,在哪儿也是睡觉。吴光笑了,小靳这话说的,没家没业也不能总值夜班呀。张鲲这会儿也说,我同意靳书记的想法,就让我们知青值夜班吧。其他几位插队知青也同意靳尚德的意见。吴光说,既然知青同志们都这样说,那就这么办吧。</p><p class="ql-block"> 谁想,吴曼玲提出了反对意见,她说,凭什么光让插队知青值夜班,我们回乡知青也要值夜班。吴光“噗嗤”乐出了声,曼玲,你跟着起什么哄,这种事儿还有抢的?这样,你回去问我国兴叔,你爹要同意我也没意见。吴曼玲说,不用问,我的事儿我做主儿!吴光见吴曼玲态度这么坚决,只能说,好吧,你愿意值夜班就值吧。不过,你一个女青年在这儿也不方便,哪位女知青愿意留下值夜班?早就按捺不住的曹玉芬举起手,我愿意!吴光高兴地说,看来都是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好,好!这会儿,靳尚德又提出了问题,铺盖怎么办?没铺盖怎么睡觉?吴光思索了一下,说道,这样吧,尚德和张鲲留下,我回村去吴小愣那儿,把你们的铺盖拿上。你们两个“花木兰”自己回去拿,一起用队里的马车送来。晚饭和早饭你们自己在这儿做着吃吧。</p><p class="ql-block"> 吴光说完,坐到了即将启程的马车上。看到靳尚德和张鲲在朝他们挥手,突然又对两个人说,西边那两间房的门窗破损得不很严重,屋里的土炕也没塌。你们两个把那两间房收拾一下,在那两间屋里住。</p><p class="ql-block"> 天擦黑时,吴光才赶着马车把吴曼玲和曹玉芬,连同几个人的铺盖送来。小靳,这有一个手电筒,你拿上。这地方太黑,夜里没有手电不行。还有这个小闹钟,都给你。好了,我回去了,你们点火做饭吧。吴光说完掉转马车回村了。</p><p class="ql-block"> 看着吴光走远了,吴曼玲问,靳书记,咱们晚上吃什么?靳尚德感觉不好意思,什么靳书记,就叫我小靳吧。我的意思,晚饭吃棒子面贴饼子,白菜熬粉条。你们说呢?几个人都同意。</p><p class="ql-block"> 吃完晚饭,靳尚德把几个青年人召集起来,咱们这样,玉芬和曼玲,你们两个值前半夜,我和张鲲值后半夜。我看这院里柴火棍不少,咱们每个人找一根顺手的,用做武器。有什么事就相互喊叫。</p><p class="ql-block"> 可能也是有些累了,靳尚德和张鲲两个人躺下就睡着了,也忘了上闹钟。靳尚德半夜醒来,一看闹钟,都后半夜一点多了。他把张鲲叫醒,快,咱们睡过头了,起来换她们两个吧!</p><p class="ql-block">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