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大洲谈判纪念馆 南平市红色旅游示意图 闽北大洲谈判纪念馆和大洲谈判旧址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寨里镇大洲村,距县城31公里,处清溪河流域高家水库、霞洋水库(又称大武夷天池)下游,属武夷山国家公园核心区范围。<br> 1937年9月下旬,全国人民抗日呼声日益高涨。在此形势下,中共闽赣省委书记黄道根据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派出闽赣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儿童局书记黄知真、闽赣省军区教导大队教导员邱子明等与国民党江西省当局代表周中诚(国民党江西省第7保安副司令)、高楚衡(国民党光泽县县长)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问题进行谈判。经过7天的艰苦谈判,双方于10月1日达成协议。谈判结束后,中共闽赣省委机关进驻大洲村,并指示所属建松政、资光贵、邵顺建等游击区与国民党福建地方当局举行谈判,促成闽赣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从此结束了闽北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为闽北红军改编为新四军第3支队第5团北上抗日创造了条件。<br> 光泽县大洲,是闽赣边国共两党跨省谈判的首谈地,是新四军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光泽子弟兵北上抗日的出发地。大洲国共谈判的成功,为积极推动闽北各地国共谈判和闽东国共谈判提供了经验,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br> 国共大洲谈判旧址为一层木结构建筑,建筑面积约160平方米,内设5个展室,介绍当年国共代表谈判的经过,展示谈判代表使用过的衣帽、桌椅、文具等文物。<br> 2017年10月,大洲国共谈判纪念馆建成开馆。2023年12月开始对大洲国共谈判纪念馆进行提升改造,2024年5月改造完成。展馆改造面积约650平方米,投入450余万元。展馆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革命风雷 激扬闽北”,展示了闽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以及闽赣省委、光泽苏区的创建;第二部分“三年苦斗 保存火种”,展示了闽赣省委红军游击队在大洲村这一隐蔽战略基点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第三部分“大义为先 砥柱中流”,展示了当时全国抗日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以及中共闽赣省委提议闽北国共合作抗日的主张;第四部分“大洲谈判 合作形成”,大洲谈判成功及国共合作抗日在闽北地区的形成;第五部分“集中整编 奔赴前线”,闽北游击队集中整编为新四军第3支队第5团,奔赴抗日前线。<br> 大洲谈判旧址和纪念馆,1996年被中共南平市委公布为“南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被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国防教育基地”,2016年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是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南平市党史教育基地、福建省关心下一代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基地等。<br><br> 大洲谈判旧址。 国共大洲谈判旧址为一层木结构建筑,建筑面积约160平方米,内设5个展室,介绍当年国共代表谈判的经过,展示谈判代表使用过的衣帽、桌椅、文具等文物。 黄道烈士。江西横峰人,1900年生,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与方志敏一起领导创建赣东北苏区和红十军,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闽北特委书记、闽浙赣省委宣传部长。1934年任闽北分区委书记、闽赣省委书记、闽赣省抗日军政委员会主席。抗战时期,任中共中央东南局委员兼宣传部长、新四军驻南昌办事处主任、江西省委书记等职。1939年5月牺牲。 黄道、曾镜冰致函国民党江西省主席关于合作抗日的主张 黄道、曾镜冰写给叶剑英的信 大洲谈判旧址(历史照片) 曾镜冰,海南琼山县良田园村,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员。曾任共青团吉安县委书记,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和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儿童局书记,中共闽赣省委宣传部部长,闽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红军长征之后,领导闽北红军坚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其间曾任闽北独立师代政委,中共闽赣省委组织部部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闽赣省抗日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积极组织同国民党的谈判,促使闽赣省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1938年1月,任中共闽浙赣特委书记,针对国民党顽固派企图消灭闽浙赣特委的阴谋,将机关迁回老根据地,并建立新四军三支队留守处的公开组织,实行有计划的武装退却,力量转入地下。6月,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积极领导该地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翌年9月,为了加强革命转变时期中共的思想建设,提高中共组织战斗力,创办武夷干校,任校长。皖南事变后,领导中共福建省委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对根据地的第一次军事围攻。1941年10月,主持召开牛栏前村省委干部会议,提出新形势下武装斗争和合法斗争相结合方针。翌年春,通过领导游击战争和各种形式的合法斗争,粉碎顽固派对闽北的第二次军事围攻,中共福建省委和游击队及游击地区得到巩固和扩大。其后,领导中共福建省委进行整风整训运动,以加强中共和军队的思想及组织建设。1943年4月,为了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第三次军事围攻,中共中央决定进行战略重点南移,到闽中地区开辟抗日新局面。其后,在闽中地区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部署打击日军对沿海各地的侵略,并派人到闽南、闽江深入发动群众,使革命形势出现蓬勃生机。1943年至1945年,为了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特务破坏活动,他一面严密组织,对共产党员干部加强气节教育,同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取得良好效果。1945年,当选为中共七届中央候补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闽浙赣区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司令兼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省人民法院院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土改委员会委员,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等职。1955年因“内奸嫌疑”而遭撤职审查的错误处理,“文化大革命”中又遭江青反革命集团残酷迫害,1967年5月27日在北京含冤去世。1983年,中共中央为其平反昭雪。<br> 吴先喜,江西省横峰县人,1905年生。1928年参加赣东北武装起义,随即参加共青团和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横峰县委书记、中共横峰县委书记、红军第10军团政治委员等职。1930年调到闽北根据地,历任闽北红军独立团政治委员、铅山县委书记、资光贵中心县委书记、闽北军分区司令员、闽北独立师政治委员。1936年12月在光泽县寨里战斗中牺牲。时年31岁。 黄立贵,江西省横峰县人,1908年生。1928年初参加横峰秋收起义,曾任排长、连长、营长、大队长等职。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率领闽北红军独立团从赣东北回崇安,开展游击战争。历任红军闽北独立团团长、闽北独立师师长、闽中分区委书记兼军分区司令员,被选为闽赣省革委会委员和中共闽赣省委委员。1937年7月13日,在邵武县梧桐际村遭敌人包围,壮烈牺牲。时年29岁。 鸟瞰大洲村 大洲谈判纪念馆 黄道之女黄知慧在大洲谈判纪念馆参观 大洲谈判序厅 大洲谈判历史陈列 闽北红军使用过的物品 闽北红军使用过的物品 闽北红军使用过的物品 闽北红军使用过的物品 美丽的大洲村 玲珑谷 去大洲谈判纪念馆必经之桥——武夷山国家公园西大门竹廊桥,位于光泽县寨里镇桃林村玲珑溪谷,也称玲珑桥。2024年获国际桥梁大会亚瑟 海顿奖。 美丽光泽茶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