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的春天,脚步稍缓,直到三月末梢,才悄然展露身姿,却恰好与一场文化盛事撞了个满怀。</p><p class="ql-block"> 3 月 26 日,阳光倾洒,春日的暖意驱散了最后一丝料峭。</p><p class="ql-block"> 在黔江濯水古镇,由重庆美友会、重庆散文天地携手黔江舍巴民歌队举办的散文与黔江土家族民歌深度融合采风活动,盛大拉开帷幕。六十余位文学爱好者与民歌表演者齐聚一堂,共同烹制了一场散文与民歌交相辉映的文化盛宴,为与会人员镌刻下一段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p> <p class="ql-block"> 重庆散文天地自创立三年多来,始终秉持贴近百姓、扎根本土、服务作者与读者的理念,全力打造别具特色、辨识度较高的散文网络平台。数年间,平台广纳作者投稿,累计超 6000 余篇,悉心培育出一大批优秀创作者。</p><p class="ql-block"> 其中,“非遗文化” 土家族民歌传承人、黔江区音协副主席王志凌,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不仅在《重庆散文天地》发表诸多佳作,近十年来,更是为抢救土家族民歌倾尽全力,搜集整理、创作了近千首土家族民歌。然而,这项意义非凡的传承工作,在传播过程中步履艰难。重庆散文天地负责人主动联络王志凌老师,精心策划组织了此次活动,带领重庆主城 30 余位文友奔赴黔江濯水古镇采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重庆散文天地管理员、资深作家任琪女士就散文创作分享独到见解,话语间满是创作的智慧与感悟,引发在场人员强烈共鸣。随后,对听雨阁等八位 2024 年度优秀作者,以及薛国华等三名优秀评论员予以表彰。获奖代表登台发表感言,言语中满含对创作的热爱与感恩。</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蒋明才先生回顾了《重庆散文天地》的发展历程,从蹒跚起步到稳步前行,桩桩件件,皆为心血,同时提出 2025 年发展目标,字字句句,满是期许。“重庆九歌朗诵社”专门组织人员为本次活动提供诗歌朗诵支持,使活动更加异彩纷呈。最后,李云飞会长向获奖人员送上诚挚祝贺,并寄予殷切期望。现场氛围热烈,激励着每一位作者与读者,为创作注入澎湃动力。</p> <p class="ql-block"> 活动下半场,精彩升级。优秀作者、资深作家、“非遗文化” 传承人王志凌,携手他的团队,带来一场《土家族民歌和我的非遗创作》音乐讲座与民歌展演。王志凌先生讲述数十年来,穿梭黔江村镇,深入农户家中,寻访多位八九十岁民间歌手的经历,言语间,收集整理近千首土家族民歌的艰辛与执着,尽显无遗。</p> <p class="ql-block"> 讲座中,王志凌先生肩挎手风琴,边拉边唱,歌声时而激昂高亢,如大山深处奔涌而出的清泉,直击人心;时而婉转抒情,似阿妹阿哥在溪边倾诉的绵绵情话。黔江舍巴非遗民歌队队员们身着绚丽多彩的土家族服饰,身姿轻盈,穿插演唱,讲与唱相得益彰。近两个小时里,《妹心挂在哥心头》《濯水情歌》《挨哈子》《月亮挂在吊脚楼》《妹不开口不得胎》等十首原汁原味的土家族民歌接连唱响。这些民歌,宛如从田间地头自然生长,承载着土家族人民世世代代的口口相传;又似从百姓厨房袅袅升腾的烟火,满含生活气息;更如阿蓬江潺潺流淌的河水,灵动鲜活。它们在风雨廊桥畔扎根,向着全国乃至全世界传递,因其质朴纯粹,属于每一个热爱文化的人。</p> <p class="ql-block"> 表演过程中,台下观众沉浸其中,惊叹不已。来自重庆主城的文友们,面对这原汁原味的天籁之音,亦被深深震撼,灵魂似被触动,掌声雷动,经久不息。人们仿若置身土家族文化的浩瀚海洋,尽情享受这场民歌盛宴,久久难以自拔。</p> <p class="ql-block"> 此次黔江春日采风活动,重庆散文天地文友与黔江舍巴非遗民歌队搭建起沟通桥梁,为土家族民歌传承与发展开辟新路径,成果斐然。这是散文与 “非遗文化” 土家族民歌深度契合的一次成功探索,二者交融,恰似和谐交响,奏响美妙乐章。</p> <p class="ql-block"> 活动不仅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交流学习平台,更让众人在领略黔江山水风光、民俗风情时,收获丰富创作灵感。相信未来,参与者将带着此次采风的满满收获,创作出更多佳作,为推广传承 “非遗文化” 土家族民歌添砖加瓦,为弘扬本土文化续写崭新篇章。 文:蒋明才/图:李云飞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