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访曾宪邦墓园,传承永不磨灭的英魂

关爱一老一小

<p class="ql-block">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七七事变爆发88周年 。全国各地都沉浸在缅怀先烈、纪念胜利的庄严氛围中。在湖南桃江,有这样一位抗日英雄,他的英勇事迹同样值得铭记。这位英雄虽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精神却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始终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肩负着传承英雄精神的重任,要让他的故事代代相传,成为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p> <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追思悠悠。4月1日上午,我们怀着崇敬肃穆之情,完成了在烈士陵园的参观。午后,炽热的阳光未曾冷却我们对英烈追思的热忱,身为志愿者的大家又马不停蹄地奔赴浮邱山曾宪邦墓园,希望在那里,能与这位英勇无畏的抗日烈士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灵魂对话。</p> <p class="ql-block">曾宪邦(1902—1937),字雨初,湖南桃江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p><p class="ql-block"> 1937年,他时任国民革命军第14军第83师第498团上校团长,在南口战役中率团坚守髫髻山,抗击日军牛岛旅团及20余门大炮的步炮联合攻击。9月13日,曾宪邦多处负伤,仍坚持指挥战斗,最终壮烈殉国,年仅35岁。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少将,2015年,他入选全国首批300位著名抗日英雄和抗日烈士目录。</p> <p class="ql-block">龙叔叔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退伍多年,往昔的热血战斗场景,仍在他心中鲜活如昨。退休后的他,一头扎进红色文化传承里。为了让红色家乡文化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从未接触过新媒体的他,开始自学拍摄和剪辑,用镜头记录珍贵的红色历史。</p> <p class="ql-block">凌爱如,益阳灰山港的退役参战老兵,怀着对战友与那段岁月的眷恋,创办《走进退役老兵的故事》,探寻老兵们的热血过往。这次,他将和我们一起走进曾宪邦墓园,追溯英雄事迹,感受跨越时空的家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1987年4月的《桃江文史资料》上还记载,曾宪邦腹部中弹后,在弹孔枪痕的指挥手册上写下一首七绝:“有志男儿卷战事,锋前不惜国人头。烟尘百战留青史,报国丹心应未酬。”</p> <p class="ql-block">曾宪邦,这个名字,现在就像一枚沉重的勋章,压在我的心头。</p><p class="ql-block">看着这些老化的字迹,我在想,曾宪邦将军这样一位英雄,腿断了也不下火线,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力量在支撑着他?</p> <p class="ql-block">铁马冰河入梦来,将军壮志凌云,忠魂永存,浩气长存。悠悠岁月,英雄的名字镌刻在历史长河中,激励后世永志不忘。</p> <p class="ql-block">葱郁的树木环绕四周,仿佛是大自然为烈士构筑的绿色屏障,守护着这片英灵栖息之所。曾宪邦,这位英勇无畏的抗日烈士,虽已长眠于此,但他的故事和精神,却如松柏常青,永远流传。</p> <p class="ql-block">在这趟扫墓之旅中,我们走近了曾宪邦烈士,触摸到那段波澜壮阔又满是热血牺牲的历史。如今,我们已回归到生活,但烈士的精神不能只留在墓园。让我们走出这方天地后,把对曾宪邦烈士的敬意化作日常行动,去关爱身边人,去为社会发展出力,去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让烈士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p> <p class="ql-block">缅怀先烈,传承精神,我们邀你一起行动:</p><p class="ql-block"> 积极参与祭奠:不管是线下祭扫,还是线上缅怀,或是参加纪念活动,都是对英烈的敬重,大家踊跃参加,表达感恩。</p><p class="ql-block"> 主动了解事迹:闲暇时,多看看相关书籍、纪录片,深入了解英烈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伟大精神。</p><p class="ql-block"> 传承红色基因:在生活中不怕吃苦、多帮他人;工作里认真负责、敢于突破。把英烈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p> <p class="ql-block">今天,特别诚挚感谢龙民主、凌爱如两位老兵为我们指引,也感谢竹乡酒哥带来的精彩讲解。正因有你们,我们才得以真切触摸那段热血激昂的抗战历史。老兵们的亲身经历,让我们深深懂得和平是多么来之不易;而酒哥对曾宪邦将军事迹的生动讲述,仿佛一条纽带,把往昔历史与当下紧密相连。这些宝贵的体验,都化作激励我们不断向前的动力。日后,我们定会铭记历史,将抗战精神传承下去 。</p> <p class="ql-block">桃江县蓝天志愿者协会</p><p class="ql-block">编辑:文英</p><p class="ql-block">拍照、视频:龙民主</p><p class="ql-block">审核:袁鑫巧 龙民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