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冷空气南下,申城冷了几天,寒气袭人。近日开始逐渐升温,虽早晚还有寒意,而白日阳光灿烂,暖意融融。这天,应该是不会再冷了。</p><p class="ql-block">春和景明,正是樱花盛开时节。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赏樱热门之地,当为日本,而赏樱文化,亦日本为最。</p><p class="ql-block">日本被称为“樱花之国”, 樱花是仅次于菊花的第二国花。日本人将樱花看作为花的神灵,春天的化身,每年樱花盛开时,都要举办樱花节,隆重庆祝。人们相聚在樱花树下,赞美春天,祈祷神灵的保佑。由于樱花的妩媚丽质,所以在日本,常以樱花形容女人,所谓“樱花女人” 是也。这样比喻,既是一种赞美,也有一层隐喻,樱花短暂的花期,同样是女人青春总难长久的真实写照。因此,日本人赞美樱花,以为能够花团锦簇一次,对于女人这一生,也是不枉费的。不久前去过一次日本,到了京都最古老的寺院清水寺,本堂前悬空的日本国宝级文物清水舞台下,满山遍植樱树,时值初春,尚为枯枝,然而可以想见,花开烂漫时,会是一种何等壮观的景象。</p><p class="ql-block">很长时间以来,国人一直以为樱花是日本人的专利,我们要从日本引入栽植。其实,根据资料介绍,樱花最早产于喜马拉雅山脉,人工栽培后逐渐传入中国的西南地区、长江流域,以及宝岛台湾。古时宫庭皇家就有种植,汉唐时从宫苑廊庑到民舍田间已经普遍栽种,随处可见。唐白居易就有诗云:亦知官舍非吾宅,且劚山樱满院栽;上佐近来多五考,少应四度见花开。反映了当时种樱赏花的盛况。</p><p class="ql-block">日本人深慕中华文化,在那万国来朝的时代将樱树带回东瀛,掐指算来,约有千年时光。不过,日本地域狭小,资源匮乏,对什么都很珍惜,精心打理,包括樱树。经过近千年的栽植和培育,孕育出了繁多美丽的樱花品种。随着上世纪70年代中日建交,代表日本文化的樱花逐渐传入中国,如关山樱、东京樱、染井吉野樱、寒绯樱等等,遍布神州大地。</p><p class="ql-block">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国人在物质生活大幅改善后,有了更多的精神追求,赏花文化随之复兴。仲春时节,申城无处不飘花,无论公园、街头、小区,到处可见樱花绽放的盛景,游人如织,人们纷纷用相机来定格这春日的美丽。</p><p class="ql-block">赏花季节,游人追求的是感观愉悦和文化意象,政府看重的是旅游开发和经济拉动,于是,“文旅融合” 便成了如今最响亮的口号,各地籍着赏花季节来临,大力推动文化传承,促进旅游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热闹非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