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拍春景】逍遥津公园赏牡丹

庐州老金

<p class="ql-block">昵称:庐州老金</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5496714</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p> <p class="ql-block">  最美人间四月天。春天来了,百花争艳,万紫千红。小区里、公园内、道路旁,到处可见高大挺拔紫色的玉兰花,骄艳似火的杜鹃花,粉嘟嘟迷人的桃花,洁白似玉一般的梨花。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那富贵妖娆、国色天香的牡丹花了。</p> <p class="ql-block">  我所生活的城市安徽合肥,虽不像河南洛阳和山东菏泽,有闻各中外的大片大片的牡丹种植园地专供游人观赏,但有一处著名的旅游景区逍遥津公园,却也专门开辟了一小块地方种上牡丹花,以满足酷爱牡丹花的人们在春季观赏品评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  逍遥津公园,又称“窦家池”、“斗鸭池”,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老城区东北部、庐阳区寿春路16号。因三国古战场“逍遥津”而得名。从我居住的地方到逍遥津公园非常方便,地铁公交均有直达。初春某日下午,天气多云无阳光,我得暇来到了公园,无心欣赏公园的其他美景,也不是为了游玩,而是直奔牡丹园而去。</p> <p class="ql-block">  一走进牡丹园,我立即就被千枝吐蕊的牡丹花给深深地吸引住了。远远望去,那灿若云锦的牡丹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令人流连忘返。我站在山坡上的凉亭从高处俯视,只见那一畦畦牡丹白的像雪、粉的像霞、红的像火。</p> <p class="ql-block">  我忍不住走进花丛近距离观赏,它们有的迎风怒放、有的刚刚绽开、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像含羞的小姑娘躲在叶子背后,露出半张笑脸。我走到一株白色牡丹花旁,看那层次分明的花瓣儿,缓缓张开,如精雕细刻,玲珑剔透,恍若白衣仙女下凡。我又来到一株红色的牡丹花旁,只见它盛开得像五月的石榴花喷红吐焰,红光耀眼。</p> <p class="ql-block">  关于牡丹花,有许多动人的历史故事和流传千古的美丽诗篇。最著名的莫过于唐·刘禹锡的《赏牡丹》了:“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p> <p class="ql-block">  盛唐时期,牡丹最风流。诸多唐朝诗人都有作品。刘禹锡这首赏牡丹,通过与芍药、芙蕖的对比,显示出牡丹品高多情的真国色。凭着这句诗,刘禹锡历来被称为“赞美牡丹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  相传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时,觉得“赏名花、对妃子,岂可用旧日乐词”,于是,就把在翰林院的李白叫来吟诗助兴。李白当然知道唐玄宗喜欢杨贵妃,于是借着牡丹花,来形容杨贵妃的美,写下了三首著名的《清平调》,得到了唐玄宗的赞赏。</p> <p class="ql-block">  《清平调词三首》堪称千古绝唱:“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p> <p class="ql-block">  牡丹有着谷雨花、富贵花和花中之王的美称,它被视为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象征。从来没有哪一种花儿,让我爱得如此痴迷,它无愧于是我国的国花这一崇高而伟大的盛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