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解密之 ‍【骗】 ‍(高鹏程)

高鹏程

<p class="ql-block"><b>  (作者按:近年来,电信诈骗愈演愈烈,骗子的行径令人咬牙切齿。在当今社会,“骗”字的含义与变迁值得深思。形形色色的骗子令人防不胜防,人们不仅要提高警惕,还要积极参与反诈斗争。今天,让我们一起探讨“骗”字的奥秘,解开“骗”字为何以“马”为旁,其本义又如何演变?——高鹏程)</b></p> <p class="ql-block"> 追溯“骗”字的最早出处,可见于北宋真宗年间的《广韵》。随后,《集韵》在北宋仁宗时期收录了此字。元代的《韵会》与《正韵》也相继记录了“骗”字。明代的《正字通》同样对其有所记载。然而,隋唐时期的《切韵》与《唐韵》中,并未发现“骗”及其异体字“騗”。</p> “骗”字含义变化的轨迹 <p class="ql-block">  先秦时期的“跰”,描绘出行步艰难之态(即行不正之貌)。至汉代,“蹁”字则用以形容舞姿。随后,“蹁”进一步演化为翻身上马并成为谋生技艺。唐以后,“騗”逐渐转变为“骗”,其意从轻佻之举演变为欺蒙言行。</p> <p class="ql-block">  “骗”字出现较晚,最早见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此字被认为是形声法创造的汉字。其本义为骑马时单腿抬起跨上或跳过。如今,“骗”字主要表达欺蒙、诈取之意,即通过诺言或诡计使人上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骗”字图解</b></p> 【骗】=【马+扁】 <p class="ql-block">  “马”字的甲骨文形象生动,宛如一匹奔腾的骏马。</p> <p class="ql-block">  “门”字的甲骨文同样形象逼真。</p> <p class="ql-block">  “户”字为“门”的一半,特指单扇门。</p> <p class="ql-block">  “册”字的甲骨文则由多片竹简装订而成,象征书籍。</p> <p class="ql-block"> 剖析“骗”字的字形结构,可见“户”(单扇门)与“册”皆有“扁”的含义,而“户”本身蕴含偏之意,指房屋旁侧开设的门,即边门(偏门)。大户人家有正门,小户人家则仅有户(一扇门)。由“户”衍生的汉字多带有偏之意,例如“房”,正室与偏房,指正室两侧的房屋。“扁”与“匾”通常悬挂于偏门之上,而非正门。</p><p class="ql-block"> 因此,“户”字自带偏门之意,“扁”亦有偏之意。从字面理解,“骗”字意为马跑偏了,未行正道,而是走了偏道。也就是说,财物未循正常途径,偏离了方向,由此会意出:财物被骗走,即被骗了。</p> “骗”字新解 <p class="ql-block"> 古人造字,蕴含深意,“骗”字便是如此。骗子首先需伪装自己,从外表给人以经济实力雄厚的感觉。有马有房,在实施诈骗时,先从外观麻痹被诈骗者。其次,骗子行骗需借助手段,即“网”。最后,骗子在实施阴谋时讲究谋略,该强硬时绝不嘴软,该低声下气时绝不硬撑,软硬兼施,最终达成目的。无论骗还是被骗,大多源于一个字:贪。心无贪念,何能被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高鹏程 撰文 2025.04.02)</p> <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 高鹏程,男,1966年出生,临沂高新区湖西崖东社区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舒同书法临沂研究会会长,临沂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临沂师范学校毕业,现任罗庄区文史研究员,罗庄区象棋协会名誉会长,罗庄区诗联书画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原临沂市象棋协会副主席、临沂高新区书协副主席。著有《舒同书法(楷)技法精解》、《舒同书法(行)技法精解》等。爱好广泛,喜欢文学,尤其擅写舒同体书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