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

美骑

<p class="ql-block">‌你知道中国扶贫第一村在哪里吗?如果我不去哪里旅游也不知道,他就是福建省福鼎市磻溪镇的赤溪村‌。</p> <p class="ql-block">赤溪村是一个地处闽东大山深处的畲族行政村,以其独特的扶贫和振兴之路而闻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赤溪村“它的历程是全国抚贫的一个历程”——习近平。</p> <p class="ql-block">赤溪村在扶贫方面有着显著的成绩和经验。经历了“输血”式就地扶贫和“换血”式搬迁扶贫等多种扶贫方式,最终实现了脱贫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赤溪村的扶贫经验不仅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也为其他贫困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p> <p class="ql-block">三十多年前,赤溪村还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小山村,村民们过着艰苦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然而,正是这片贫瘠的土地,孕育出了赤溪人“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他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开始了艰苦的脱贫之路。</p> <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80年代,赤溪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贫困村,年人均收入仍不足200元,贫困率达90%以上。</p> <p class="ql-block">2018年,村民人均纯收入18305元。30多年的扶贫攻坚使赤溪村改天换地,实现了华丽转身,赤溪村被称为“中国扶贫第一村”。</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一起走走进赤溪村畲族老房子里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据《2021中国统计年鉴》,畲族总人口为746385人,其中男性403516人,女性342869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畲族分布在闽、浙、赣、粤、黔、皖、湘七省80多个县(市)内的部分山区,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p> <p class="ql-block">畲族使用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畲语和汉语的客家方言、潮州方言很接近,保留了一些与畲族发祥地粤方言相似的语音特点。</p> <p class="ql-block">在日常生活中,各地畲族皆通晓当地的汉语方言。</p> <p class="ql-block">随着畲族融入汉人社区,大多数畲族转说客、赣、闽、粤系的汉语。畲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p> <p class="ql-block">村上的杜氏祠堂。</p> <p class="ql-block">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旅游成了赤溪的主导产业。</p> <p class="ql-block">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p> <p class="ql-block">赤溪杜家堡有机白茶农场。</p> <p class="ql-block">白茶天然晒着太阳,白茶成了农民致富的黄金白银。</p> <p class="ql-block">如今村民过住进了新房,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昔日的贫困村,今日的富裕村。</p> <p class="ql-block">福建最美古树群。</p> <p class="ql-block">榕枫林。</p> <p class="ql-block">画本霞浦,打卡之旅。</p> <p class="ql-block">一片枫叶一片情,枫叶荻花秋瑟瑟。</p> <p class="ql-block">榕枫林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p> <p class="ql-block">每年的12月初至次年2月是赏红叶的最佳时期,红叶如绯云停驻,层林尽染,如同精美的油画‌‌。</p> <p class="ql-block">‌宁德榕枫林‌位于宁德市霞浦县牙城镇渡头村,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山、川、海”三大游览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海国桃源”和“闽东小武夷”之称‌‌。</p> <p class="ql-block">榕枫林拥有两个世界之最:‌世界上纬度最北的榕树林‌和‌北半球纬度最南的枫树林‌。</p> <p class="ql-block">榕树,作为岭南地区的代表性植物,以其独特的形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诗人笔下的常客。</p> <p class="ql-block">榕树以其“独木成林”的奇特景观著称,枝繁叶茂,气根垂落,形成一片绿荫。如《七绝·老榕树》中所写:“枝繁叶茂气根新,独木成林老树神。” 这种自然之美不仅为人们提供了遮阳避暑的场所,也成为诗人描绘自然景观的重要题材。</p> <p class="ql-block">榕树在岭南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它常被视为长寿、坚韧和庇护的象征。如《七绝·咏榕树》中提到:“蓊郁虬枝遮蔽日,恰为华盖抚瑶琴。” 榕树的华盖形态被比作抚琴的华盖,寓意其庇护与安宁。</p> <p class="ql-block">这里现有1.1万株枫树,是江南最大的纯枫香林,也是中国赏红叶的五大胜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榕树的生长过程与人生百态有着深刻的联系。如《七绝·再咏榕树》中所写:“浮世荣枯何足顾,天生格局在胸襟。” 榕树的荣枯与人生的盛衰相呼应,提醒人们以豁达的胸襟面对世事变迁。</p> <p class="ql-block">榕树与岭南地区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如《咏老榕树》中提到:“榕树独木成林,气度非凡,是为岭南一景。” 榕树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符号,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与地域的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