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陶合林</b></p> <p class="ql-block">1989年元旦后,我搬进宝庆西路劳动局宿舍,与复兴同志门对门比邻而居。不久,春节到了,放着鞭炮🧨给他拜年的,络绎不绝,有的还是带着幼儿的一小家子,大多数人称呼他为“老科长”,与不喜欢交往的我家形成了鲜明对比。</p><p class="ql-block">刘复兴在“四个面向办”(即面向升学、面向上山⛰️下乡、面向支援边疆、面向城镇安排)和知青办前后工作18年,对下乡知青给予很大关怀。</p><p class="ql-block">他经常下到知青农村住地检查和慰问,认真负责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女知青哭泣😭着说:</p><p class="ql-block">“每次都像父母爱护子女般关照,叮嘱我们的衣、食、住、行。”</p><p class="ql-block">刘复兴即使到晚年重病,仍然倾注全部心血🩸,妥善落实处理下乡知识青年遗留问题。</p><p class="ql-block">一位陈姓知识青年,其丈夫在一个中学任事务员,1963年见其妻子要上山下乡,便申请自己“精简下放”,带着老婆、儿子回江西赣州老家去了。</p><p class="ql-block">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女知青丈夫才以“当时不属下放对象”而落实政策收回工作。但是,知青大返城已时过境迁,劳动局的知青科也早已不存在,女知青自己又拿不出下乡证据,问题无法解决。</p> <p class="ql-block">后有人指点她,“去找刘老科长看看”。</p><p class="ql-block">而此时刘早已退休多年了,又在住院,按常理,他完全可以不管。但刘复兴听了以后便说:</p><p class="ql-block">“我帮你查查看。”</p><p class="ql-block">后来刘在档案馆查到她下乡的花名册和审批表,告诉她如何去取证明,办手续。可先办理返城落户,至于工作安排,按过去政策应该由配偶单位接收。</p><p class="ql-block">就这样,这位知识青年一家人返了城,本人被安排在丈夫工作学校的校办工厂当上了集体工人。这样的事难道不让人感激一辈子吗?</p><p class="ql-block">春节后不久的一天清早,刘复兴同志的老伴敲开我家的门说:</p><p class="ql-block">“老刘已两晚未合眼了,出气不畅,又不肯去住院,说去年住院已用了公家一万多块钱💰了,怎么办啊?”</p><p class="ql-block">我立即走到刘床前,以不容商量的口气说:</p><p class="ql-block">“马上去住院,用钱💰不是你考虑的问题。”</p><p class="ql-block">那时还是公费医疗<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大锅药”</b>开支时期,小病大养的人不少,但刘复兴考虑的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公家的药费。</p><p class="ql-block">岂知这是我们之间最后一次对话,他一进医院便被下了病危通知书,第三天清晨——1989年2月28日便逝世了,享寿64岁。😭</p> <p class="ql-block">刘复兴同志1924年11月生于今双峰县新石乡。1939年来邵学徒,当店员,1951年失业。后由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介绍到公营辗米厂任业务员而参加革命工作。</p><p class="ql-block">195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1964年12月至1971年10月,曾在“四个面向办公室”工作近7年。</p><p class="ql-block">1975年5月,再次调市知青办任安置科副科长,1981年知青办合并到市劳动局知青科,刘复兴任副科长,后任副科级协理员,1986年退休。</p><p class="ql-block">刘复兴逝世后,两百多名知识青年放着鞭炮🧨,顶着花圈⭕前来悼念。一个工作服穿在身上形似农民模样的人,提着一桶大热水,为刘复兴沐浴遗体,装殓衣物。</p><p class="ql-block">我问他是刘的亲戚么?</p><p class="ql-block">他说:</p><p class="ql-block">“我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老科长对我们太好了!”其面容十分悲戚。</p><p class="ql-block">知识青年们提出一定要隆重追悼他们的恩人“老科长”,由他们知青抬着老科长灵柩⚰️,经红旗路、东风路、昭陵西路过资江大桥后才上车🚚去🔥火化,沿途鞭炮🧨声不断,🔥火化后,再送老科长回双峰上山⛰️。</p> <p class="ql-block">知识青年的要求也给我们领导出了个<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难题”</b>。不久前,中共中央下文<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共产党员丧事从简》</b>,一般不开追悼会。如果满足知青们的要求,劳动局非成反面“典型”不可。于是局党委决定,下决心❤️动员各方力量,分头做好知青工作。结论是——</p><p class="ql-block">“绝对不能一路燃着鞭炮🧨,抬着灵柩⚰️穿城而过。”</p><p class="ql-block">这时局里也出现了两种不同看法:一是支持知青们的意见,说领导不同意是怕比矮了他们的风光;</p><p class="ql-block">一说知识青年悼念刘复兴同志是名,要显示他们的“势力”是实。这两种意见都是情绪化的,特别是后者还没脱去“WG”运动的思维。</p><p class="ql-block">后来通过反复工作,达成一致:</p><p class="ql-block">不抬灵柩⚰️在长街穿行。追悼会在领导致悼词后,请知青代表讲话。知青代表姚</p><p class="ql-block">XX在讲话中深情地历数复兴同志在工作中如何关怀,过问他们的疾苦,令人唏嘘不已。</p><p class="ql-block">不少女知识青年更是泪流满面😭。</p> <p class="ql-block">知青同志都很同情刘复兴家境不宽裕,一般都不参加吃“伴夜餐”。次日🔥火化,知青们自已租一辆大公交车🚌,组织一套锣鼓🥁,自买馒头🥮早餐,送遗体🔥火化,一直送到双峰上山⛰️入土。</p><p class="ql-block">刘复兴离我们而去17年多了。现在回想当年:</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u>如果当时同意知识青年们抬着复兴同志灵柩⚰️,一路鞭炮🧨,长街送行,表达来自底层群众,自发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副科级”干部“送行”,不说会</u></b><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u>“感动中国”</u></b><b style="color:rgb(57, 181, 74);"><u>,至少也会</u></b><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u>“感动邵阳”</u></b><b style="color:rgb(57, 181, 74);"><u>,对弘扬良好的社会风气可能是大有好处的。</u></b></p><p class="ql-block">次年春节又来了。我估计复兴同志走了,大概知识青年来拜年的不会多吧?</p><p class="ql-block">结果是我的估计大大错了——</p><p class="ql-block">依然是放着炮火🔥来给“刘妈妈”拜年的络绎不断。春节几日里,门口的炮火🔥纸屑总是厚厚的一层。我深感复兴同志在知青们❤️心中的位置,不是一般的机关干部能够得到的。只可惜,他的老伴不久突发心脏🫀病,安详地坐在椅子上像睡觉一样与世长辞了……😭😭</p><p class="ql-block">直到今天,黄又萍、龙国武等当年那批苦难深重的老知识青年,与笔者谈话时,仍满怀深情地怀念在他们人生困厄的关头,复兴同志给予他们真诚的帮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