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不争 天下莫能与之争

理平

<p class="ql-block">以其不争 天下莫能与之争</p><p class="ql-block">理平</p><p class="ql-block">成熟的麦子(稻子)会低头。真正懂得体道、悟道、修道、行道和得道的“圣人”都是最有礼貌、最仁慈、最谦虚、最朴实的,因为他们内心有真正的自信,他们往往是“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大者宜为下”、“大邦者下流”的楷模。地位越高,越是谦虚,越是温和,越是不争,越是放下、放下、再放下。放下自以为是,放下对公民物质和精神(思想)的垄断和把控,放下才能有得,放下才能超越自己,放下整个民族才会有创造的活力,放下才能包容,放下才能海纳百川,放下才能真正做到“与人为善,海阔天空;与物为善,宇宙无限”,放下才能受公民大众的真正爱戴和拥护,放下才能真正做到天下莫能与之争。否则,必背“道”而驰,被公民大众唾弃!</p><p class="ql-block">把根须深深的扎入于大道,把根柢稳稳的定格于公民的心坎上,做公民的好公仆,好服务员。上可治理国家,下可修身养性,大可稳定邦交,小可包容异己。即使有天地凶邪灾害也无从妨害,即使有蛮夷窥伺也不敢入侵。天下淳朴融洽,公民大众自食其力,社会安定国家丰泰,永远端正不会衰败。</p><p class="ql-block">一匹马可以拴着,三匹马则赶着,万匹马就只能够放牧了!因此,在人众地广的中国应该“大邦者下流”,“大者宜为下”,“以言下之”、“以身后之”那么天下安定形势就可形成。这才是符合大“道”的情形状态。</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可把“圣人”(尊道贵德之人)和帝王作一番比较:“圣人”于平凡中见伟大,帝王于显赫中见渺小;圣人是民心所向,帝王是民心所背;圣人的伟大是长久的,帝王的显赫是一时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