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手机拍摄 欢迎围观🍵☕️感谢浏览🙏🙏🍵☕️</b></p> <p class="ql-block">南翔镇</p><p class="ql-block">南翔,古名槎溪。梁天监四年(505),建白鹤南翔寺于此,因寺成镇,遂以寺得名。</p><p class="ql-block">南翔古镇位于上海市嘉定区,是一座拥有1500多年历史的古镇,其历史可追溯至南朝梁天监四年(505年)。古镇因白鹤南翔寺而得名,素有“银南翔”和“小小南翔赛苏城”的美誉。</p><p class="ql-block">南翔古镇的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南翔古镇。</p><p class="ql-block">古镇在明清时期鼎盛,现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南翔自明代以后,人文荟萃。明代有贡生14名,举人16名,进士10名;清代有贡生20名,举人19人,进士7名。富绅殷户竞相兴建第宅园林:宋代有1所。明代李流芳建檀园于北市,“经筑墙垣仅及肩,多穿洞壑注流泉”,时为南翔胜景;通判闵士籍建猗圆(今称古猗园)于东市,至今仍为南翔名胜。此外曾有计氏园(后改为来鹤园)、怡园、巢寄园、桐园等。明清两代计有园林20多座,故有“小小南翔赛苏城”之誉。</p> <p class="ql-block">古猗园</p><p class="ql-block">古漪园初名猗园,建于明嘉靖年间,由时任河南通判闵士籍所建,取《诗卫风淇奥》“绿竹猗猗”为美盛貌,融嵇康《琴赋》“微风余音,靡靡猗猗,余音袅袅”为一炉而得“猗园”名。由竹刻名家朱三松精心设计,有“十亩之园,五亩之宅”的规模,后转让贡生李宜之,又先后为陆、李两姓所有。清乾隆年间,更名为“古猗园”。</p> <p class="ql-block">南翔颇多古迹</p><p class="ql-block">有南翔寺砖塔一对,在镇中心香花桥北堍,是建于梁天监年间的白鹤南翔寺仅存的遗物。</p><p class="ql-block">南翔双塔</p><p class="ql-block">南翔双塔,</p><p class="ql-block">建于五代至北宋,是上海古塔中的老寿星,也是中国仅存的一对年代最悠久的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宗教史、地方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南翔古镇</p><p class="ql-block">因白鹤南翔寺成镇,遂得名。宋元时期,已成为巨镇。</p><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p><p class="ql-block">达于鼎盛,店肆林立,商贾辐辏,百货胼集,古镇内文物古迹众多,有古猗园和南翔双塔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南翔寺砖塔、赵氏住宅等10处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南翔小笼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南翔,</p><p class="ql-block">这个被誉为“小苏州”的古镇,有着1500多年的悠久历史。作为上海四大历史名镇之一,它低调地隐匿在繁华都市的边缘,保留着最原真的江南水乡风貌。这里不仅有古色古香的建筑,还有令人垂涎的地道美食,更有沉淀了千年的人文底蕴。</p> <p class="ql-block">南翔老街</p><p class="ql-block">南翔老街位于南翔古镇中心区域,占地面积14.34公顷,建筑风格保留有清末民初“银南翔”的历史风貌,是南翔古镇历史、商贸、文化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非遗文化</p><p class="ql-block">南翔小笼包</p><p class="ql-block">诞生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由南翔镇日华轩点心店主黄明贤始创,以皮薄、馅大、汁多、味鲜、形美著称,采用不发酵的精面粉为皮,以猪腿精肉手工剁成的馅料加上肉皮冻制作而成,现已被列入“上海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檀园</p><p class="ql-block">檀园,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嘉定四先生”之一李流芳的私家园林,园内有剑蜕斋、慎娱室、次醉阁、春雨廊等精美建筑,以葫芦形水池居中,厅堂环立,洞壑盘旋宛转,曲廊贯通全园,体现了江南私家园林的特色,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屋一阁之间,有限的空间呈现出廊随桥引、移步换景的格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