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4月2日上午,我校低年级数学组全体教师齐聚一起,开展了本学期二年级组内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邀请了低年级组王绍华教研组长等一干资深教师参加,此次教研的目的,主要以《大约数的认识》这一课例为研究载体,组内老师通过研究思考,交流讨论后完成教研课,在一次次的研讨过程中,引领我校年轻教师迅速成长,使得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提升!</p> <p class="ql-block"> 本学期我校着力对各年级数学课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研促教,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加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p><p class="ql-block"> 低年级的课堂以常规为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故事导入,紧接着探究新课,课堂中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听课效果,收放自如,讲练结合,充分体现了课堂的实效性。充分体现了展学,互学的过程,习题中紧扣教学重点,为今后学习计算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4月2日上午我校低年级组开展了二年级数学教研活动,教学内容是二年级下册《大约数的认识》,由王萍老师执教,科组全体数学教师参与了听评课。</p><p class="ql-block"> 时间 : 2025年4月2日</p><p class="ql-block"> 地点 : 二 ( 3 ) 班 教室</p><p class="ql-block"> 执教教师 : 王萍</p><p class="ql-block"> 课题 : 《大约数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一、教学目标 </p><p class="ql-block">1. 知识与技能</p><p class="ql-block"> - 结合生活情境理解"大约数"的含义,学会用"≈"表示近似数。 </p><p class="ql-block"> - 能通过整十、整百的近似数进行简单估算。 </p><p class="ql-block">2. 过程与方法</p><p class="ql-block"> - 通过实物操作、数轴对比等活动,感受估算的便捷性。 </p><p class="ql-block"> - 能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预算、物品数量估计等)。 </p><p class="ql-block">3. 情感态度</p><p class="ql-block"> - 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数学应用意识。</p> <p class="ql-block">二、教学重难点</p><p class="ql-block">重点:理解"大约数"的含义,掌握整十、整百的近似数表示法。 </p><p class="ql-block">难点:根据实际情境灵活选择估算策略(如"四舍五入"的初步渗透)。</p><p class="ql-block">三、教学准备</p><p class="ql-block">- 教具:课件、实物(黄豆、小棒)、价格标签(如书包198元、铅笔盒52元)。 </p><p class="ql-block">- 学具:数位表、练习纸。</p> <p class="ql-block">四、教学过程</p><p class="ql-block">✨ 环节1:情境导入(5分钟)</p><p class="ql-block">- 活动:出示生活场景 </p><p class="ql-block"> - 情境1:妈妈买西瓜,称重显示"约3千克"。 </p><p class="ql-block"> - 情境2:图书馆新书"大约有200本"。 </p><p class="ql-block">- 提问:"约"和"大约"是什么意思?和准确数有什么不同?</p> <p class="ql-block">✨ 环节2:探究新知(15分钟)</p><p class="ql-block">1. 操作感知</p><p class="ql-block"> - 抓一把黄豆,先估"大约有多少粒",再实际数一数,对比结果。 </p><p class="ql-block"> - 小结:接近准确数的整十数就是"大约数"。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 数轴直观</p><p class="ql-block"> - 课件出示数轴:标出28、73、195等数,让学生找出最接近的整十数。 </p><p class="ql-block"> - 如:28≈30,73≈70,195≈200。 </p><p class="ql-block"> - 介绍符号"≈"(约等号)。</p><p class="ql-block">3. 购物估算(结合教材例题) </p><p class="ql-block"> - 问题:"一个书包198元,一个铅笔盒52元,妈妈带250元够吗?" </p><p class="ql-block"> - 引导:198≈200,52≈50,200+50=250,实际价格<250,所以够。</p> <p class="ql-block">*✨ 环节3:巩固练习(10分钟)</p><p class="ql-block">1. 基础练习</p><p class="ql-block"> - 完成教材"想想做做":将下列数看作整百数。 </p><p class="ql-block"> - 312≈( ),489≈( )。 </p><p class="ql-block">2. 游戏互动</p><p class="ql-block"> - "估数接力赛":分组估计教室里的物品数量(如图书、桌椅),再验证。</p> <p class="ql-block">✨ 环节4:拓展应用(5分钟)</p><p class="ql-block">- 生活问题: </p><p class="ql-block"> - "电影院有412个座位,希望小学三年级有198人,四年级有205人,能坐下吗?" </p><p class="ql-block"> - 引导用不同策略:198≈200,205≈200,200+200=400<412。</p> <p class="ql-block">✨ 环节5:总结反思(5分钟)</p><p class="ql-block">- 学生分享:"今天学会了什么?哪里容易出错?" </p><p class="ql-block">- 教师强调:估算时要根据问题灵活选择近似数(如钱够不够时往大估更保险)。</p> <p class="ql-block">五、板书设计</p><p class="ql-block">大约数的认识 </p><p class="ql-block">28 ≈ 30 73 ≈ 70 195 ≈ 200 </p><p class="ql-block">(接近的整十、整百数) </p><p class="ql-block">"≈":约等号 </p><p class="ql-block">用途:快速估算、解决实际问题</p> <p class="ql-block">六、作业设计</p><p class="ql-block">1. 实践任务:回家估算家中一袋大米的粒数(先抓一小把计数,再估算总量)。 </p><p class="ql-block">2. 书面作业:教材P25练习第3题(如:598+203≈800)。</p> <p class="ql-block"> 每一位数学老师都抱着认真探究的态度,听课过程中肯定了授课老师除了教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授课老师提出了教学中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大家结合自身的教学情况有所收获。</p><p class="ql-block"> 在各位资深老师的指导和引领下,通过各种观摩活动,教研活动迅速成长起来,加上老师认真、努力的学习,已经能较好的把握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内容,希望各位老师能在积极学习的过程中,取得更大的进步!</p> <p class="ql-block"> 课后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评课,先由王萍老师针对课堂上各个环节的得与失进行了自评。接下来全体数学老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p> <p class="ql-block">教学反思</p><p class="ql-block">- 关注学生差异:对数感较弱的学生可多用实物操作强化。 </p><p class="ql-block">- 避免误区:强调估算不是随意猜,而是有依据的近似。</p> <p class="ql-block"> 最后,由王绍华教研组长对这节课进行了详细点评并对此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学生自信,老师自豪,相信在老师们的正确引领下,孩子们会再接再厉,后期会取得更优异的成绩!</p> <p class="ql-block">设计亮点:通过生活情境贯穿始终,将抽象估算转化为可操作活动,符合二年级学生认知特点。</p> <p class="ql-block"> 正如韩愈所说——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一次成长,一次收获。在教研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探讨,浓浓的教研氛围,最终将使我校老师们的教学能力更上一层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