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路过傅厚岗</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南京傅厚岗东起百子亭,西接湖北路,被中央路一分为二,形成“东西两段”的空间格局,是一条浓缩了民国历史的文化长廊。虽然从南到只有300多米,却密集分布着多处名人故居,这些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城市文脉的重要载体。</p> 这天,我陪夫人前往口腔医院就诊。看完牙后,夫人提议前往马祥兴品尝美食。马祥兴作为一家百年老店,原址在鼓楼,我曾数次到此享用美食,后迁至南京市鼓楼区云南北路,靠近狮子桥、青云巷,夫人去吃过饭,我没有去过。要到马祥兴,需穿过傅厚岗。<br> 前行间,我忽然注意到一处带门罩并装有双开木栅门的门口,一位年轻妈妈正隔着栅门缝隙向院内张望,不时发出笑声。院子里,数十个孩子围绕老师嬉戏玩耍,场面热闹而略显混乱。夫人指着门口粉墙上的几块牌子说道:“这是李宗仁故居!”我这才注意到粉墙上除过“李宗仁公馆故居”镶嵌式铭牌,旁边还有“江苏省省级机关第一幼儿园”等铜牌,迎路的一面墙上有“江苏省苏童托育研究中心”几个立体浮雕字。<br> 傅厚岗30号,始建于1934年,原属国民政府军委会办公厅副主任姚琮所有。1937年8月,朱德、叶剑英等中共代表来南京参加国防会议时,曾在此下榻。当时正值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期,傅厚岗30号成为了两党高层接触的隐秘场所。南京沦陷后,建筑被日军占领。抗战胜利后,这里又先后成为捷克大使馆和励志社的所在地,见证了战后国际外交的微妙互动。1947年,李宗仁迁居于此,并于次年在蒋介石的阻挠下成功当选国民政府副总统。1949年1月,蒋介石下野后,李宗仁以代总统身份在此主持国共谈判,但最终因国民党内部分裂和蒋介石的幕后操控,未能扭转局势。1949年后,该建筑由江苏省政府接管,并曾作为幼儿园使用。2001年,它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研究民国史的重要实物资料。<br> 继续前行数十步,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旧址的灰色花岗岩墙面赫然映入眼帘。这座两层砖木小楼,仿佛仍回荡着周恩来与叶剑英当年的低声密谈。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里已成为一座纪念馆,免费向公众开放。<br> 再往前走,路左侧可见“缅甸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即傅厚岗31号。这座建筑完好地保存了民国时期缅甸驻华使馆的风貌,现已转为商业用途。<br> 与现代都市道路的宽敞舒适相比,傅厚岗显得狭窄拥挤。但民国时期,这里却是《首都计划》中的高级住宅区,除李宗仁故居等外,还有傅抱石故居、林散之故居、徐悲鸿纪念馆、吴贻芳公馆、匡亚明故居等文化名人的旧居。<br> 这里的许多建筑都有故事。走过傅厚岗,我仿佛穿越了一段历史烟云,每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让人不禁沉浸其中,思绪万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