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人说,还要自己想

纪生

<p class="ql-block">哲学家叔本华阐释幸福的秘密:</p><p class="ql-block">“决定一个人幸福的,不是拥有的财富、名利、地位、声望,而是一个人的本身,他所拥有的性格、气质,拥有的健康身体,享受精神世界的欢愉就是幸福的秘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话说得挺绕的,大约是译者的汉语水平给翻译成了这个样子。不妨来个长句缩写练习,把多余的字和标点符号删掉,用简明的单句表述</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幸福就是一个人享受精神世界的欢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换成平实的大白话,就是“一个人自己偷着乐!”乐什么呢?因人而异吧,全在自身天赋条件,情趣与性格,气质和体能状态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境遇或事件就那个样,看当局者的感受。悲喜在其自身态度,愿意以苦为乐,与他人何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决定一个人幸福的不是他拥有的财富、名利、地位、声望,而是他本身拥有的性格、气质、健康身体。”敲黑板:幸福的秘密——享受精神世界的欢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阿图尔·叔本华(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代表作品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p><p class="ql-block">叔本华说:“人可以做他想做的,但是不能要他所想要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人们不会对比自己幸福的人产生同感,而只会对比我们不幸的人感同身受。”即人类的直接同感只局限于对众生的痛苦,而不是安逸。因此,同情实质上是对众生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将众生与自己视为一体。从同情出发,直到高尚无私,慷慨大度。一切对于美德的赞美都出于同情心和同理心而没有其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情怀着时令人赞叹不已!可惜哦,天下能有几个人能做到呢?因此,能够于日常生活中将心比心,恪守“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都应该算是有道德的人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莫言说:“在疲惫的生活里,有钱人的解药是爱情,穷人的解药是金钱。有钱人都在云里雾里,没钱人都在风里雨里。生活和生存的区别就是,生活是人控制钱,生存是钱控制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惟有莫言先生,他的言说比网络喷子更有影响力。你可以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但是你不能用抹布或臭袜子堵住别人的嘴。就对生活的感受来说,环球并不同此凉热。乞丐高兴了唱歌,小媳妇儿生气时骂咧子,老爷们动怒爆粗口,小孩子得不到想要的玩具就哭天抹泪……,这才是真真切切的人生百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Al技术突破,能说会写,随机生成;计算绘画,无所不能。有钱人的解药是什么?问马斯克去吧,他的给出的回应往往会出乎常人预料。魔幻现实主义创作用鬼话说人间,用人话聊八卦,或曰:人心叵测,人性使然;虚构人物,编排生活,借鬼闹腾,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动漫影片《哪叱》公映,全球票房超过200亿,大约是神魔人格化,敢想说敢做敢担当——我命由己不由天!呵呵,在影厅里嚼着爆米花释放激情,然后回到纷纷扰扰的闹市,冷不丁想起莫言的小说《丰乳肥臀》,忽然感觉,就谋生活而言,莫言与饺子的奋斗史差不多,穷则思变,贫穷时心坏梦想,不仅要挣钱养活自己,还要做成点儿即能多赚些钱,又能彰显文化价值的事儿,至于能获得多大成功,撞时运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人生短暂,有定力且想成事的人眼光独到,认准喜欢的事,能坚持不懈,砥砺前行,干出来比较满意的成果,背影留给众人去评论吧。谁人背后无人议,谁人背后不议人。舆论场上咸的淡的都有。冷静的应对态度是从善如流,弃恶言恶语如扔垃圾,坚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原创随笔;图片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