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道万象:理工科、文学与哲学的交辉

甘肃润博书画院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古老艺术,看似仅是笔墨的舞蹈,实则蕴藏着理工科的严谨逻辑、文学的深厚底蕴、宗教的空灵境界与哲学的深邃智慧。在日复一日的习书过程中,我仿佛踏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不断探索着书法与多领域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笔尖触碰到宣纸的瞬间,理工科的知识便悄然融入其中。线条,是书法的基础元素,恰似数学中的几何线条。直线挺拔刚劲,如欧几里得几何中的公理,奠定了书法的稳定架构;弧线柔美流畅,又似解析几何中灵动的曲线,为书法增添了几分优雅。抛物线独特的轨迹,在书法里化作富有韵律的笔画,使整个字充满动态感。从结构来看,书法中的字形宛如由各种几何图形搭建而成。三角形的稳定、倒三角形的险峻、矩形的方正、菱形的独特,以及多种图形的巧妙组合,构成了一个个富有生命力的汉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书写时,力的运用也遵循着物理学原理。每一次运笔,都需要协调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用力过轻,笔画浮于纸面,缺乏力度;用力过重,又可能划破纸张,破坏整体美感。只有恰到好处地掌控力量,才能让笔画刚柔并济,如同琴弦在指尖弹奏出的美妙音符。在章法布局上,更是需要像工程师规划建筑一样,精心安排行气的变化,以及大小、粗细、浓淡、干枯、湿润的处理,使整幅作品宛如一座和谐的建筑,既具有整体的美感,又富有细节的韵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书法的内容,则将我们引入了文学的浩瀚海洋。经史子集,诗词歌赋,都能通过书法的形式得以呈现。书写《论语》,仿佛与孔子对话,聆听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诲;书写唐诗宋词,仿佛穿越时空,与李白一同“举杯邀明月”,与苏轼一起“大江东去”。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不仅丰富了书法的内涵,更让我们在书写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情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当我们深入思考书法的本质时,又会发现它与宗教和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书法中的留白,如同佛教中的空寂,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在这留白之中,蕴含着“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让我们领悟到虚实结合的美妙。书法的过程,也是一种修行,它要求我们摒弃杂念,专注当下,达到一种心手相应的境界,这与禅宗的“正念”不谋而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习书的道路上,我深刻地体会到,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它融合了理工科的精确、文学的诗意、宗教的超脱和哲学的深邃。每一次挥毫泼墨,都是一次与不同领域对话的过程,让我在艺术的海洋中不断探索,不断成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我们以理工科的理性为骨,文学的感性为肉,宗教的空灵为神,哲学的智慧为魂,便能创作出富有深度和内涵的书法作品。而这,也正是书法的魅力所在,它让我们在一笔一划中,领略到万象世界的无穷奥秘,在黑白之间,品味到人生的酸甜苦辣。(马建兴撰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