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昭慧塔,长安篇

刘玲

<p class="ql-block">渭北明珠高陵昭慧塔,因其所在的昭慧院位于泾阳、咸阳、渭阳三地交界处,故又称三阳寺,塔名亦由此得来。该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博物馆内。这座塔建于唐大中年间(847-860年),高陵塔高达53米,是一座密檐式唐代砖塔,共有十三层,塔顶为圆形宝瓶形状。塔身兼具楼阁式和密檐式砖塔的特色,底层至八层单壁中空,形似楼阁;九层至十三层则高、宽锐减,层檐密叠,形如圆锥,直至塔顶,展现了独特的创意。原来的高陵县,是西安所辖县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但是随着并入西安高陵设区后,不但去掉了面积最小县的尴尬,而且经济发展迅速,远远的超越了三原和泾阳。</p> <p class="ql-block">高陵的得名倒不是因为这里有个高大的陵墓,这个名字在周代就有,为高陵邑,因邑南高卧奉正原其状如陵而得名。要了解一个地方的情况,最好到这个地方的博物馆,我们来到高陵博物馆,了解高陵的更多的历史。高陵县博物馆在昭慧广场,广场很大,这里有历代人文资料。博物馆采用三进院落式分部,中轴线大门、中间大殿、昭慧塔,两边有长廊和庑殿,最后有塔院,形成一亭一院,两廊两区,两馆六区的唐风建筑布局。高陵人杰地灵,当然最出名的就是大明状元吕柟,他宦海沉浮,最后在讲学上却影响很大,虽然我对理学也不懂,但是这个大明状元的名头,却让高陵这个地方名气远扬。</p> <p class="ql-block">昭慧塔为密檐式砖塔,通高53米,8面13层,历经千年几经地震犹巍然耸立。塔四周有围栏,里面的塔梯内绕,本来是可以上去的。昭慧塔又叫三阳塔的原因是以其在泾阳、渭阳、咸阳东北,因为在高陵名气大,所以又叫作高陵塔。有人说这是唐塔,但也有学者认为其建造时间应为宋辽。千年以来昭慧塔见证了人世的沧桑,于右任于民国初年在《游三阳寺》中写到:“载酒三阳寺,寻碑兴倍增。民穷先废学,庙破竟无僧。造像搜频得,浮图倦未登。归途书所见,哀雁过高陵。”此处是渭河、泾河、灞河三河交汇之处,有著名自然人文景观“泾渭分明”,与国际港务区隔渭河遥相呼应,这里已经建设多个生态湿地公园,一条渭河生态保护带,自然生态环境会越来越美。</p> <p class="ql-block">博物院还有一通最重要的碑——李晟碑。即使见惯碑的我看到这石碑也要赞叹——太高大了。这块碑也叫李晟碑又名“三绝碑”,有两说:一说因碑文记述唐名将李晟生平及其功业,碑文为唐大学士裴度所撰,字为唐大书法家柳公权所书,且雕工精湛,皆有极高水平,为当时之绝,故世称碑为三绝碑。一说以事迹、撰文、书写三者称三绝碑。一说碑主为名将、撰写碑文的裴度为名相,书写碑文的柳公权为名书家,历代碑石有其一则可以名传千古,而李晟碑同时汇集了名将名相名书家,因此称“三绝碑”。李晟同名于李光弼、郭子仪,被评为唐德宗三大将,谁知道他死后的故事还有这么多。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踏青赏花,远山近水如画图。</p> <p class="ql-block">感谢您的支持阅览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