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 称:梁 山 话 剑</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50033322</p> <p class="ql-block"> 寄畅园,无锡一座经典的江南园林,藏匿于惠山寺景区的一隅。它不喜张扬,低调到连对着秦园街的正门都不开启,而借道惠山寺之侧开了个不大的门进出。说起寄畅园,其实很不简单,它是无锡唯一的明代古典园林,且与瞻园、留园和拙政园并称江南四大园林。</p><p class="ql-block"> 由此想低调都很难,它的知名度,让到无锡的旅人,都会到这里与之照面,领略它的芳容。龙年深秋我来了,今年初春我又来,一春一秋又逢天气一阴一晴。这座山麓别墅式园林,经受春雨与秋风的薰染,还真有它的不同之魅。</p> <p class="ql-block"> 在去年的立冬时节,我奔着惠山古镇杏黄枫红呈现出的秋艳,特来无锡赏秋揽胜。那天秋高气爽,惠风拂熙,我一早就到达寄畅园。它位于惠山东麓,这里最初是惠山寺的僧舍,自明正德年间,由秦观的后人购得后即开辟为私家园林。同时,起了一个很不起眼的名字“凤谷行窝”。</p><p class="ql-block"> 后来,经几代人力整重修,形成目前的规模和格局,并藉王羲之《答许椽》的诗句,<b>“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荫”,</b>取“寄畅”二字作为园名。因秦家世代相传,故也称“秦园”。</p> <p class="ql-block"> 我两游寄畅园都是从寺内之侧入园,即为寄畅园南门。走过门厅迎面就是古色古香的“凤谷行窝”厅堂,借堂外的金杏显得古朴庄重。堂上这四字,还是著名书画家朱屺瞻老先生题写的呢!</p><p class="ql-block"> 寄畅园与其他园林有所不同,园面不大,藉山造景,借壑成湖。它西山东水,形成一座落差大,平地少,南北向长而东西窄,呈长型结构的山水园林。</p> <p class="ql-block"> 穿过凤谷行窝正厅,我先游览居于半坡的卧云堂、含贞斋。这两座呈黛色的古典建筑,在黄杏红枫相互交染下,显得分外鲜明,秋色中形成了一种庄肃的典雅之美。此刻,让人还真有刘禹锡《秋词》<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b>的那般同感。</p><p class="ql-block"> 因而,这里也就最被游客手机相机聚焦的目标。人们都想在这里,分享具有古典韵味的秋美!</p> <p class="ql-block"> 在今年初春,我游寄畅园时正值惊蛰时令的前一天。此刻的枫杏无奈地退出了春天的舞台。卧云堂与含贞斋仍然以它的庄肃古朴坐立在那里,携手披绿的古杏相映成趣,但其关注度就大打折扣了。</p><p class="ql-block"> 在濛濛细雨中,我来到了“凌虚阁”下。古色古香的阁旁,那株红梅满枝花艳飘香,在整个寄畅园中占尽风头,展现出春风得意的那番神采。正如唐·刘方平诗句,<b>“新岁芳梅树,繁花四面同。”</b>古阁闻梅香,成了寄畅园春天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我真感叹大自然有如此美妙的安排,让大地轮番换装披彩,春秋变色各显其艳。我站在山坡俯望锦汇漪,它是经曲涧引来著名的“天下第二泉”,伏流汇入而形成。它无论春秋,或是阴晴,都以清晰、碧蓝的姿态向游客展示出它的纯洁,只不过湖畔陪衬的树叶变换了颜色而已。</p> <p class="ql-block"> 我在去年深秋,看到池边那株硕大的红枫,以满枝的红艳与碧绿的池水相映成趣,不可争议地成为秋天里的主角。而今春,这里轮到青翠的常绿树和群芳争艳了。</p><p class="ql-block"> 沿着湖东的郁盘廊而行,这里回廊时断时续,花窗亦漏亦实,颇显诗情画意。来到含碧亭,它坐立碧池之东,不管春夏秋冬,虽然周边树荫换装变色,但它始终敞开胸襟,你来不来都以坦诚相待,还这方水土一个清凉世界,让你悠然<b>“寄畅山水荫”。</b></p> <p class="ql-block"> 分享过亭与水交融的刚柔之美后,我来到“嘉树堂”。堂外柱联<b>“瑶台倒影参差树;玉镜平开远近山”。</b>读联,足可品味到联中所描述的景观。站在这里,让眼前树景,远处假山在倒影中尽收眼底。四季美景随着气候,变换出不同颜色让你大饱眼福。</p><p class="ql-block"> 这是园中的精华景点,春秋两次我都来回游走池边,踯躅亭廊,饱览这里花木沐浴春雨秋霜的不同惊艳。</p> <p class="ql-block"> 欣赏完园中碧水如镜般的静美,我走上石山游览。寄畅园假山用石有些与其他江南园林不同,它就地取材,多采用本土的黄石为主,兼顾少量太湖石堆砌垒成,形成自己的筑园风格。</p><p class="ql-block"> 坐立于山中梅亭的下方,是“八音涧”。它巧妙地借助山势引泉入园,形成山涧,而涧两侧的石璧高而峭,水流经过碰撞后,发出八种不同的声音。人造地设,独具匠心,成为寄畅园一道独特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 身置此处,居高临下,园中的亭台楼阁尽在眼前,远处锡山上龙光古塔也映入眼帘。不管是在春天还是在秋季,是丹枫金杏或者红花绿柳,整座山水园林,就像是一帧经典的、精致的艺术展品,摆放在惠山之东。</p><p class="ql-block"> 如此之美,难怪乾隆帝情有独钟,曾多次驾临并吟诗题字。后来在颐和园中,择地按格局仿制,取名“谐趣园”,由此可见其魅力。“皇上驾到”,寄畅园焉能低调,回眸它悠然寄畅京城。</p><p class="ql-block"> 我春秋两游,复享寄畅园的春华秋实之美。不虚此行,不枉重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5.03.29 珠海</p> <p class="ql-block">正文字数:1820</p><p class="ql-block">文字摄影:梁山话剑</p><p class="ql-block">音乐:《无锡情》</p><p class="ql-block">演唱:于青</p> 欢迎阅读 感谢指导